辞锋森列看分朋,退作穷山苦行僧。
每读严诗惊我倒,亦知舜绩待公凝。
丝纶指日从天下,阊阖摩霄接武升。
更想班衣奉亲寿,五云低护九枝灯。
这首诗是诗人再次为张德恭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辞锋森列看分朋,退作穷山苦行僧。
每读严诗惊我倒,亦知舜绩待公凝。
丝纶指日从天下,阊阖摩霄接武升。
更想班衣奉亲寿,五云低护九枝灯。
【注释】
- 辞锋森列:形容言辞锋利,气势逼人。
- 分朋:分开朋党,比喻分别。
- 穷山苦行僧:指隐居在深山之中的苦修僧人。
- 严诗:指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 舜绩:指古代大舜治理黄河洪水有功,其事迹被后世歌颂。
- 丝纶:指皇帝的诏书。
- 阊阖:指天宫的门户。
- 五云:指天上五色的云彩,常用来象征帝王。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张德恭因事离职回家,诗人特地作此诗赠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的祝愿。
第一句“辞锋森列看分朋”,描绘了诗人与张德恭分别的场景。诗人用“辞锋森列”来形容双方的言辞锋芒毕露,犹如战场上的兵戈,让人感受到一股紧张的气氛。而“分朋”则暗示了双方即将各自为政,各奔前程。这句诗通过描绘两人离别时的情景,展现了一种悲壮的氛围。
第二句“退作穷山苦行僧”,则是对张德恭未来生活的描述。诗人认为张德恭将会选择隐居深山,过着艰苦修行的生活。这里的“穷山苦行僧”既形容了张德恭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他选择的尊重和理解。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担忧。
第三句“每读严诗惊我倒”,是诗人对张德恭的赞美之词。诗人提到自己每次读杜甫的诗都会感到震撼,仿佛受到了极大的启发。这既体现了杜甫诗歌的伟大和深刻,也表达了诗人对张德恭文学修养的赞赏。这句话不仅赞美了张德恭的才华,也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第四句“亦知舜绩待公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张德恭的期望和祝福。在这里,“舜绩”指的是古代大舜治理洪水的故事,寓意着张德恭将来能够像大舜一样做出杰出的政绩。而“待公凝”则暗示了诗人相信张德恭将来能够取得卓越的成就,赢得人民的敬仰和赞誉。这句话既是对张德恭的鼓励和期待,也是对他们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五句“丝纶指日从天下”,是对张德恭政治前途的预测。在这里,“丝纶”指的是皇帝的诏书,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指日从天下”则表达了诗人对张德恭未来能够在朝政上有所作为的期待和信心。诗人认为张德恭将来能够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第六句“阊阖摩霄接武升”,则是对张德恭个人成长的祝愿。在这里,“阊阖”指的是天宫的门户,象征着高贵和尊贵的地位。而“摩霄接武升”则表达了诗人对张德恭未来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攀登新的高度的祝愿。诗人希望张德恭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最后一句“更想班衣奉亲寿,五云低护九枝灯”,是诗人对张德恭晚年生活的祝愿。在这里,“班衣”指的是古代官员所穿的礼服,象征着地位和荣誉。而“五云”则是指天上的五色云彩,常用来象征帝王。而“九枝灯”则代表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张德恭在晚年能够享受到家庭的幸福和温暖的祝愿,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张德恭未来能够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