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门谁定肯论朋,拙似苕鸠懒似僧。
病减不辞诗语拙,归来少贷客愁凝。
老欺鬓发丝千丈,籴仰官仓日五升。
台閤中天清梦断,分眠山店问渔灯。
诗句解读:
- 同门谁定肯论朋:“谁定”意味着“何人能决定”,而“论朋”则是指讨论或争论朋友之间的交往。整句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能否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疑问。
- 拙似苕鸠懒似僧:“拙”在这里可能表示笨拙或不善于,而“苕鸠”是一种鸟类,以其叫声著称。整句可能是说自己的笨拙或懒惰与苕鸠相似,或者比喻为僧人般的沉默寡言。
- 病减不辞诗语拙:“病减”可能指的是健康状况有所好转,“辞”在此处意为避免或拒绝。整句表达了诗人在身体康复后,仍然坚持写诗,哪怕诗作显得不够好。
- 归来少贷客愁凝:“归来”可能指从外地返回,“愁凝”意为忧愁凝聚。整句描述了诗人在归途中,因旅途劳顿和思乡之情而感到的沉重忧虑。
- 老欺鬓发丝千丈:“老欺”表示年老体衰,“鬓发丝千丈”形容头发稀疏如丝,可能暗示了诗人的衰老。
- 籴仰官仓日五升:“籴仰”即依赖粮食供应,“官仓”指官府储存的粮食仓库,“五升”是古代计量粮食的一个单位。这句可能反映了诗人对食物短缺的担忧。
- 台阁中天清梦断:“台阁”通常指高官贵族的府邸,“中天”可能表示高远或理想的境地,“清梦断”意味着美好的梦想破灭。
- 分眠山店问渔灯:“分眠”可能意为分散休息,“山店”指的是山里的客栈,“渔灯”指渔民用来照明的工具。这句可能是描述诗人在某处休息时的情景,通过询问渔船上的灯光来寻找回家的路。
译文:
同门之中谁能决定我们的友谊?我如同苕鸠般笨拙,也像僧人一样安静。
我的健康逐渐恢复,但我仍旧坚持用拙劣的诗句表达自己。
虽然已经回归家中,但仍需偿还因旅行而累积的愁绪。
我的年岁已高,白发如丝千丈长。
粮食不足,我们只能依靠官府的粮仓,每日只能得到五升之食。
曾经梦想中的高官生活如今已成过去,我被迫离开那高高在上的台阁。
只能在山间的小店里短暂休息,询问那些渔船上的灯火是否指引着回家的方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晚年的生活状态,包括与友人的关系、身体状况、生计压力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怀念。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与苕鸠和僧人,表现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身份的变化。同时,诗人也通过询问渔灯的方式,反映出他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于未来道路的选择。整体上,这首诗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