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上命琴樽,前辈风流肯见分。
恋客懒斜当槛日,藏山不断隔江云。
吟笺得意窥天巧,醉面禁凉减缬纹。
杖策归来新月上,落梅如雪点风裙。

【注释】

登平山堂:登上平山堂。

平山堂:在今江西南昌市,为北宋诗人苏轼所建。此诗是作者晚年归居后所作,时值暮春时节,诗人登平山堂,凭栏远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七绝。

命琴樽:指设酒宴以招待客人,让客人欣赏音乐和美酒。

前辈风流肯见分:指前辈文人雅士,不以世俗的荣辱得失而计较,他们高风亮节令人敬佩。

恋客懒斜当槛日:指诗人留恋客人,不想斜倚栏杆眺望远方的太阳渐渐落去。

藏山:指青山,即“青山隐隐”的意思,此处形容青山连绵不断。

隔江云:指江面上漂浮着的云雾。

吟笺:指写在纸上供人吟唱的诗歌。

得意窥天巧:指诗人在写诗方面有独到之处,其诗构思巧妙,富有神韵。

醉面禁凉减缬纹:指诗人饮酒过后脸色泛红,脸颊上的细纹显得更加鲜明。

杖策:拄着手杖,表示年迈。

新月上:指初升的月亮出现在天空。

点:点缀。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丰七年(西元一〇八四)二月,诗人当时已年过半百,退隐家居多年,对仕途已经厌倦,所以写下了这组五言律诗来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归隐后的闲适之情。

首联“平山堂上命琴樽,前辈风流肯见分”,诗人先从登台开始说起。平山堂乃宋代著名文坛巨擘苏东坡所建,故诗人登临此堂,首先想到的是那些风流潇洒、才华横溢的先辈们。他们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不为名利所动,这种高洁的品质令人敬佩。诗人在这里用“肯见分”三个字来形容前辈们的风采,既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前辈的敬仰之情,又暗示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

颔联“恋客懒斜当槛日,藏山不断隔江云”,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心境。他虽然喜欢与朋友们相聚,但内心却感到十分疲惫。每当傍晚时分,他常常懒洋洋地斜靠在栏杆上,眺望着远处的天空。那片云彩仿佛一座座青山,绵延起伏,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然而,诗人心中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感。他渴望能够与朋友们共享欢乐时光,但又害怕被卷入世俗纷争之中,因此总是保持着一种距离感。

颈联“吟笺得意窥天巧,醉面禁凉减缬纹”,诗人继续描写自己的情感变化。在饮酒作诗的过程中,他逐渐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他发现诗歌的妙处不仅在于文字本身,更在于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方式。这种美妙的体验使他陶醉其中,无法自拔。同时,他也注意到自己的脸颊上出现了细小的纹路,这是因为饮酒过量的缘故。这些细节描绘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在生活中的随性和自然。

尾联“杖策归来新月上,落梅如雪点风裙”,诗人最后以归家为主题收尾全诗。他手持拐杖缓缓归来,月光洒满大地,映照出一片宁静的景象。此时,诗人看到地上落梅如同飘落的雪花一般,点缀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这些美丽的画面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愉悦和感慨。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生活与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