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鹊枝蜩已罢鸣,风声露气可胜清。
人谙浅濑安然度,月隔高林未肯明。
却乱宿云寻去路,渐因更鼓辨孤城。
谁知岁事关心切,翻忆冲泥傍险行。
【赏析】
“巢鹊枝蜩已罢鸣,风声露气可胜清。”
此诗首句写景,写深秋时节,山间寂静,鹊、蝉都已停止鸣唱,只有风吹过树梢发出的飒飒之声以及雨后空气中清新的露气。这一句中,诗人通过“鹊、蝉”、“风、露”四个意象,将一幅深秋山野的宁静图景呈现给读者。
“人谙浅濑安然度,月隔高林未肯明。”
第二联写人与景的互动。在这样静寂的夜晚,诗人却独自漫步在小溪边,他虽然感到有些寒冷和湿漉,但仍然悠然自得,安然度过这个宁静的夜晚。而当月光透过高大的树木照到溪流上时,却只能看到一片朦胧的光影。这两句中,诗人用“安然度”与“未肯明”两个词组,表达了自己面对深秋山野中的孤独、寂寞以及内心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却乱宿云寻去路,渐因更鼓辨孤城。”
第三联继续写景。当诗人沿着山路前行时,忽然间,一片混乱的云雾出现在前方,使得诗人的视线变得模糊不清。但诗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前进的脚步,反而更加坚定地寻找着前进的路。最后,当夜深人静之时,远处传来了更为清晰的打更声——这是古代守城士兵为了报时所敲的鼓声。这一细节描绘出诗人在夜色中前行时的孤独和坚韧,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谁知岁事关心切,翻忆冲泥傍险行。”
最后一联,诗人表达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这首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家乡或亲人的名字,但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心中对他们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源于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牵挂,也源于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热爱。
此诗通过对深秋季节山野中的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进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意象以及情感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