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梗漂浮已老翁,归来差乐未终穷。
稻田取足随丰歉,花圃逢春自白红。
禅老版头容客饱,臧孙鼎足祇墙东。
更闻名酒新传法,诗外棋边莫放空。
【注释】
萍梗漂浮已老翁——萍,比喻飘浮不定的人。梗,指树根,比喻飘泊不定之人。
归来差乐未终穷——差:稍微。未终:未尽。穷:穷尽。
稻田取足随丰歉——稻田:泛指农田、田地。取足:指自给自足。丰歉:指收成的好坏。
花圃逢春自白红——花圃:泛指园林、花园。自白红:指在春天开花结果。
禅老版头容客饱——禅老:佛家老者。版头:和尚的帽子,借指和尚。容客饱:容纳客人吃饱。
臧孙鼎足祇墙东——臧孙:春秋时鲁国人,姓仲,名孙,字子固,齐人。以善于理财著称。鼎足:三足大鼎上支住两耳的三个脚。这里借指三足鼎。祇(qi)墙:筑墙。墙,墙垣。这里指墙壁,即城郭。
更闻名酒新传法——更:更加,更进一层。闻:听。声:指酒名。新传法:新的传授方法。
诗外棋边莫放空——诗:诗歌。外:表面。棋边:棋盘的边缘。莫放空:不要让它白白地放空。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寄赠诗中常见的形式。全诗写闲情逸致,抒发隐逸之情。
开头四句,诗人描绘自己漂泊异乡,归心似箭的情景。“萍梗漂浮已老翁”一句中的“萍梗”,既写出了诗人漂泊的身世,也暗示了他与世俗生活的疏远。“归来差乐未终穷”则表达了他归家后的喜悦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对归家的渴望。
中间四句,诗人描绘了他在田园生活中的乐趣。“稻田取足随丰歉”,意味着他能够自给自足,享受田园之乐;“花圃逢春自白红”,则描绘了他赏花观景的闲适生活。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后面四句,诗人描绘了他的禅宗生活和佛学修养。“禅老版头容客饱”,描绘了他作为一个僧人,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却能够容纳客人,让客人吃得饱饱的;“臧孙鼎足祇墙东”,则是说他作为一位僧人,虽然生活在城墙之内,但却能够超然物外,不被俗世所累。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禅宗思想和佛学修养,也体现了他的隐逸情怀。
最后四句,诗人再次强调了他对于诗酒的热爱。“更闻名酒新传法”,意味着他对于诗歌和美酒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他也能够将这两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意境;“诗外棋边莫放空”,则是说他在诗歌之外还能够下棋,而且能够做到不放过任何机会,充分利用自己的才华。这四句诗不仅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和美酒的热爱,也展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归家后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他的隐逸情怀和才华横溢的个性特点。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