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莺花别有天,为渠蘸甲上金船。
舞姝贪看尘生袜,饮兴浑忘雪满颠。
弄影竞垂三昧手,倚风疑袅五枝莲。
广寒再阅霓裳罢,笙鹤飞来未是仙。
【注释】
梁教授:即梁元帝萧渊明。柘枝,唐代舞曲名。次韵:依诗律押韵的诗词。
为渠:为他(他)。
蘸甲:指在指甲上涂上红色的指甲油。金船:金色的船饰。
尘生袜:沾了泥土。
饮兴:饮兴未尽。
弄影:摆弄影子。
三昧手:佛教禅宗用语。“三昧”是梵语音译。“三昧手”是专指佛家手势。“弄影竞垂三昧手”意谓在舞姿中也摆弄起手指来。
倚风:依靠着微风。
五枝莲:莲花的一种。
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宫的别称。霓裳:指仙女们穿的霓裳羽衣。
笙鹤:笙箫和仙鹤。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年)春末夏初。时作者因事被贬谪到衡州(今湖南衡阳),心情抑郁不欢,因而写此诗寄情山水之间,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首句“洞里莺花别有天”,点出题面,即景抒情,写出自己对眼前莺花的欣赏之情。莺歌凤舞,繁花似锦,但在这繁华的景色之中,诗人却感受到一种清幽静谧的境界。
第二句“为渠蘸甲上金船”,是说莺花在春天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好像蘸上了金色的漆,映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如舟如船,十分好看。诗人用一个“蘸”字,生动地刻画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舞姝贪看尘生袜”,是说那莺花的艳丽,使观者陶醉其中,以至于忘记了世间的红尘俗事。诗人用“贪看”二字形容自己沉醉于美景之中的情景,使人感到诗人的心境是多么恬淡闲适呀。
第三句,“饮兴浑忘雪满颠”,是说饮酒吟诗的乐趣已经消失,连头上的雪花都忘却了。诗人在这里用一个“浑”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心态,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弄影竞垂三昧手”,是说舞伎们摆弄着身影,争奇斗艳,而诗人则在旁观赏,不禁也摆弄起手指来。这里的“弄影”一词,既指舞姿,又指舞伎们摆弄的身影。诗人以“三昧手”来比喻自己的手指,形象地描绘出了舞者的优美身姿和舞蹈的节奏。
“倚风疑袅五枝莲”,是说倚靠在微风中,仿佛看到了一朵盛开的荷花。这里的“五枝莲”是比喻舞伎们舞姿的柔美,如同荷花一样娇艳动人。
最后一句“广寒再阅霓裳罢,笙鹤飞来未是仙”,是说再次观赏广寒宫中的仙女们所跳的霓裳羽衣舞,听到笙箫的声音传来,但是却没有见到神仙出现。这里的“霓裳”一词,不仅是指仙女们的舞衣,还暗指她们在月宫中翩翩起舞的姿态。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境界,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于自然风光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