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穷达命污隆,作意功名欲捕风。
但见刘班误车子,何曾邓禹笑王融。
官曹得饱馀何事,书课乘闲亦隽功。
少待莼鲈付张翰,一溪风月放船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作品。郑畋(814年—893年),字台文,郑州荥阳人,唐朝宰相、文学家。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以诗歌和散文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其诗多表现忧国伤时之情。

注释:

  1. 人间穷达命污隆:描述世间人们的命运好坏与道德的高低有关。
  2. 作意功名欲捕风:追求功名却像追逐风一样难以捉摸。
  3. 但见刘班误车子:看到刘班因为误事而丢掉职位。
  4. 何曾邓禹笑王融:邓禹曾经嘲笑王融,暗示他因失败而感到羞愧。
  5. 官曹得饱馀何事:在官府中得到了满足后,还有什么事需要担心。
  6. 书课乘闲亦隽功:通过阅读和学习也可以取得成就。
  7. 少待莼鲈付张翰:等待时机成熟后,就像张翰离开家乡去寻梦一样,可以离开现职去寻找更宽广的天地。
  8. 一溪风月放船篷: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如同在船上欣赏风月。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追求。开头两句“人间穷达命污隆,作意功名欲捕风。”描绘了人们在社会中的不同境遇,以及对于功名的渴望如同捕捉风一般遥不可及。接下来的句子“但见刘班误车子,何曾邓禹笑王融。”则通过历史人物的例子来警示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得意而失去方向。

中间部分的诗句“官曹得饱馀何事?书课乘闲亦隽功。”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即使获得了官职和物质上的满足,也不应忘记继续努力和学习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少待莼鲈付张翰,一溪风月放船篷。”则是寄寓了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期待有一天能够像张翰那样,脱离官场,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淡然态度,同时也透露出对未知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