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办求田问舍谋,登临那复更悲秋。
蟹肥与客争先把,稻熟催儿彻晚收。
霜后峰峦添峭措,波间鸥鹭剧风流。
寰中胜处天应惜,付与痴儿祇暗投。
归欤老秋
- 诗句释义: 归欤,即归去之意。老秋,即秋天的老迈。整句意为“归去吧,秋天已经老迈了”。
- 译文: (我)已经计划好要寻找田地和房屋,但登上高台,看到那已不再悲凉的秋天,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情绪。
- 登临那复更悲秋
- 注释: 登临,登高而望。那复,还有。悲秋,悲叹秋天的到来。整句意为“登上高处望去,秋天的景象已经不再令人感伤”。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登高远望时,发现秋天的美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般令人伤感,而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悲秋”,实际上是诗人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他希望人们能够超越这种短暂的哀伤,去感受和欣赏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 蟹肥与客争先把
- 注释: 蟹肥,指螃蟹肥美可口。与客,与客人分享。争先,争着上前。把,用。整句意为“螃蟹肥美可口,我们与客人一起分享,争先品尝”。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秋天的螃蟹肥美可口,与主人和客人一起分享,大家争相品尝,其乐融融。这不仅展示了秋天丰收的喜悦,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 稻熟催儿彻晚收
- 注释: 稻熟,指稻田里的稻谷成熟。催儿,催促儿子或家人。彻晚,直至夜晚。整句意为“稻田里的稻谷已经成熟,催促着家人直到夜晚才收工”。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农民们在秋天收获稻谷的情景,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他们为了生计,不分昼夜地工作,直到夜晚才结束一天的劳作。这既展现了农民的勤劳精神,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 霜后峰峦添峭措
- 注释: 霜后,表示经过了霜降的季节。峰峦,山峰和山峦。添峭措,增加峻峭的态势。整句意为“经过霜降,山峰变得更加峻峭”。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山峰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在寒冷季节的变化之美。霜降后,山峰上的植被凋零,露出了原本的峻峭之态,仿佛是大自然在冬日里展现的一种独特韵味。这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 波间鸥鹭剧风流
- 注释: 波间,指水面上。鸥鹭,指水鸟。剧风流,形容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整句意为“水面上,水鸟们在风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水鸟在湖面上嬉戏的画面,展现了它们欢快活泼的生命力。这些水鸟在湖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这不仅展示了水鸟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 寰中胜处天应惜
- 注释: 寰中,指世间。胜处,美好的地方。天应惜,上天应该珍惜。整句意为“世间的美好之地,上天应该珍惜”。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之地的珍视之情。他认为世间有许多值得珍惜的地方,而这些地方的美丽之处往往被人们忽视。因此,他呼吁上天应该对这些美好之地加以珍惜,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它们的美。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付与痴儿祇暗投
- 注释: 付与,给予。痴儿,愚笨的人。暗投,偷偷地投入。整句意为“默默地将这份美好留给愚笨的人,让他们在不经意间领悟”。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他认为,虽然人们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和欣赏这些美丽之处,但是它们仍然值得被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这里的“痴儿”并非贬义词,而是强调那些愚笨之人在不经意间也能领悟到这份美好。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人性的独特洞察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