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从公辟不怀,天心月胁有馀才。
将坛贾勇知无敌,册府新除定见催。
楚国谁今衙屈宋,欧门我亦后苏梅。
锦囊得句无虚日,尽卷淮山胜概回。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此题考核范围是“理解不同文体的语句”。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选项逐一辨析正误。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这首诗的意象,并指出其作用。
【答案】
译文:袖手旁观,不怀私心而公辟他人;天意人事,月胁之间有余才。将坛贾勇知无敌,册府新除定见催。楚国谁今天子衙屈宋,欧门我亦后苏梅。锦囊得句无虚日,尽卷淮山胜概回。
注释:“袖手”指袖手旁观。“公辟”指公辟贤路,即举荐贤人。“余才”指多有才能。“贾勇”指勇敢地作战。“衙屈宋”指屈突通与宋璟,唐初著名谏官。“苏梅”指苏轼。“锦囊”指书信袋。“虚日”指空费日子。
赏析:诗的前半部分写诗人胸怀坦荡,无所忌讳。诗人在政治舞台上一直以正直敢言为标榜,但面对朝廷的猜忌,他不得不采取谨慎的态度来应对。然而,他的这种态度并不能改变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袖手从公辟不怀”,表达了他对政治的冷漠和对权力的淡泊。“天心月胁有馀才”,则表现了他内心的坚定和对未来的信心。
诗的后半部分写诗人的政治抱负。他认为自己的一生都在为国家服务,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因此,他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将坛贾勇知无敌”表达了他的英勇无畏和决心必胜的信念。而“册府新除定见催”则暗示了他在官场上的遭遇和挑战。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期待和信心。他认为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国家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这种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