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一百八十七,有底六丁忘下收。
密勿端知紫皇侧,镇欀犹计子孙谋。
【注释】
夜光一百八十七个,有底六丁忘下收。
密勿端知紫皇侧,镇欀犹计子孙谋。
跋:题跋,题诗之后注明姓名或题识。简斋二帖:指王献之的《中秋帖》和《寒切帖》。
夜光: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一百八十七:指《中秋帖》中的行书“八月十五日”四字共187个笔画。
六丁:传说中掌管人间疾苦的六名神仙。
紫皇:道教称天帝为紫皇。
端:通“但”,只,仅仅。
密勿:勤勉。
端:通“但”,仅仅。
知:了解。
紫皇:天帝。
侧:近旁。
镇:安定。
欀:指王献之,即王徽之。《晋书·王献之传》说他“幼而岐嶷,有美形色泽。年五岁,既无恶戏,与诸儿戏于瓦盆中,六岁,取燕处童子手中作飞鸢,举之若翔,观者甚多。年八岁,学书于其父翼,始知有钟张用笔。”
子孙谋:指王徽之的后代。
赏析:
《跋简斋二帖》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一篇书法论文。文章首先指出了王献之《中秋帖》和《寒切帖》的行书“八月十五日”四字共187个笔画的特点,这是对作品艺术特征的具体分析。接着,作者指出了王献之书法“夜光一百八十七”的奥秘,并认为王献之“有底六丁忘下收”。这一句的意思是王献之书法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他能够使笔锋在一瞬间达到极富变化的境界。“密勿端知紫皇侧”句意是说王献之书法的秘诀在于勤勉和专注,他能够专心致志地观察天帝的形象。最后两句则是说王献之书法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他能安定地处理后代的问题,使后代子孙得到安宁。整篇文章以王献之的书法为例子,阐述了书法创作中的技巧和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