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子,原名吴山,清代诗人
吴山是清代的诗人,活动于明崇祯至清顺治时期。
字岩子,安徽当涂人。他是县丞卞琳之妻,以女遗民自居,其诗词多含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悲。晚年,因疾病缠身,右手自然运动,仍日夜不停写作,体现了其坚韧的性格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岩子,原名吴山,清代诗人
吴山是清代的诗人,活动于明崇祯至清顺治时期。
字岩子,安徽当涂人。他是县丞卞琳之妻,以女遗民自居,其诗词多含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悲。晚年,因疾病缠身,右手自然运动,仍日夜不停写作,体现了其坚韧的性格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幽居中的生活状态,从寻找到结庐,再到放鹤、凿石、种花和钓鱼等细节描写,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一句 注释:独自寻找幽静的地方来搭建简陋的茅屋。 - 关键词: “独寻”, “幽处”, “结孤茅” - 赏析:诗人选择了独自去一个幽静的地方,搭建了一间简陋的茅屋,这表现出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感。“结孤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搭建茅屋的情景
《禾水道中》是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翻译 1. 春早犹寒草未齐,落梅村墅鹁鸠啼。 - "春早犹寒" 描绘了春天虽然来了但气候依然寒冷的情景。 - "草未齐" 意味着草还没有完全长高。 - "落梅村墅鹁鸠啼" 描述了在村落中的一座别墅里,鹁鸠(布谷鸟)的叫声响起,增添了几分乡村气息。 2. 虎林烟月劳清梦,秀水云山入品题。 - "虎林烟月"
秦淮舟集同刘李诸夫人分韵 一棹轻随岸柳斜,晚霞落日集名家。 六朝风物秦淮水,三月春情谷雨茶。 隔树岚光青照眼,护桥烟色白侵沙。 万重楼阁阑干绕,处处篱边著好花。 注释: - 一棹轻随岸柳斜:形容船儿轻快地随着岸边的柳枝斜斜地前进。 - 晚霞落日集名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美景汇集在了众多文人墨客之间。 - 六朝风物秦淮水:指的是南京历史上的六朝时期,以及秦淮河的景色。 - 三月春情谷雨茶
泊舟香口 薄暮到香口,风回即泊舟。 - 薄暮:傍晚时分;香口:地名,位于长江下游,靠近扬州;风回:指风吹来的方向,暗示船靠岸后的情景。 一溪分竹进,两岸断江流。 - 一溪:一条小溪;分竹:竹林中分开;进:进入,引申为“入”,此处指小溪流入江中;两岸:山的两侧;断江流:江水中断流淌。 落日明残牖,荒烟袭废楼。 - 落日:夕阳;明:明亮;残牖:破败的窗户;荒烟:荒凉的烟雾;袭:覆盖;废楼:废弃的楼宇
【注释】 徙:迁徒。倚:徘徊,停留。蓬迹远:指飘泊不定的踪迹。旅鸿归:比喻游子回归故乡。昨得家人信:昨天收到家里捎来的家书。青山满蕨薇:在山野中生长的蕨薇。 【赏析】 此诗为作者寄家书时所作。前二句写自己的飘泊之感,后二句写家人的关切之情。全诗情真意切,质朴真切。 “自伤蓬迹远”,“自伤”,即自叹,感叹飘泊不定的足迹。“蓬迹远”,指自己像飞蓬一样四处漂泊,无定所依。“常羡旅鸿归”
《寒食忆逝其一》是清代诗人吴山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1. 第一句:“去年此日买兰桡。” - 诗句原文:“去年此日买兰桡,薄暮轻阴转石桥。” - 注释:这里的“兰桡”可能指的是一种装饰有兰花图案的船桨,用于划船。而“薄暮轻阴”则形容天色渐暗,环境显得有些阴郁。 -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去年这个时候买了一条带有兰花图案的船桨,以及在薄暮时分,周围环境变得幽暗
注释: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 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 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 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之际所创作的。他首先描绘了月亮的美好景象,然后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繁华时代的感慨。接着,他提到了湖山的美景,但也被后人所遗弃。最后,他以一句“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结束了他的诗作。整首诗既有对过去的怀念
【解析】 本首诗是一首写景言志兼抒情的五律。“而今何处觅桃源”,诗人在清明时节,面对眼前的景象,不由想起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理想世界。诗人以“桃源”指代理想中的归宿。而现实却使他失望:风雨凄凄,春草萋萋,自己却只能“闭门”。 【答案】 注释: (1)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一个避秦乱的理想境界。 (2)觅:寻找。 (3)风雨:天气,气候。 (4)门:指家门
【诗句释义】 雪意满前山,苍云落寒树。 - 注释:雪意满,即雪意弥漫,覆盖了整个前方的群山;苍云,形容天空中云层颜色深沉;落寒树,形容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了冷清的树上。 - 赏析:这句诗描绘出一幅大雪纷飞的景象,前山被白雪覆盖,树木也披上了厚厚的雪衣,给人一种寂静、冷清的感觉。 扁舟人不归,想在溪中住。 - 注释:扁舟,指的是小船;人不归,表示有人乘坐着小船却没有回来;想在溪中住
【注释】 寒食忆逝 其二三月清明风雨斜,江城花柳带人家。 春花落尽悲春去,尚有来春发旧花。 【赏析】 “三月清明风雨斜”一句为全诗总领。清明时节,风和日丽,雨润如酥。然而,在这样美好的气候里,诗人的心中却笼罩着一片阴影。原来,诗人在清明前一日,曾因与友人有矛盾而怀恨在心,愤然离去。清明时节,是人们怀念先人、扫墓祭祖的日子,而诗人却无心参与,他更关心的是那被贬谪的亲人,担心他们在异乡是否过得安适
邱氏,名字不详,连江晓澳人,是州司马邱卓然的次女。 据史料记载,光绪年间,省城的郭柏荫(福州人,道光十二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与其父交往甚密,曾馆其家中,邱氏垂髫就学,耳染目睹,学有长进。 16岁时,嫁给连江龙西铺的庠生游从衔为妻。 当时,其夫与昆季从师共读,设绛帐家中,邱氏又隔着纱帘听讲近十年时间,经史皆有心得。 诗风委婉动人。 生卒年:?-
汪荣宝是清代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清朝及中华民国的政治人物和外交官。 汪荣宝(1878年-1933年),字衮甫、一字太玄,江苏省吴县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其诗词作品《秋兴》、《过杨叔峤故居》等被后人传诵,其中《思玄堂诗》更是收录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他深邃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