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度荷芰风,舟舣鸳鸯浦。
落帆憩篙师,辟此白淙雨。
长征取惬快,留滞不云苦。
适喜县麻势,为荡铄石暑。
去年舟系柳,卧看虹饮渚。
龙公会事发,尚记跳珠语。
崎岖不谐俗,似为龙所予。
一杯酬新凉,开瓶先酹汝。
【解析】
本题为综合性考查题,既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又考查考生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作答。
本诗是诗人在赴任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四句写舟泊之处,“停舟辟雨”是此诗的主旨。后八句为第二部分,写船行途中所见之景及心情。最后两句写此行的目的,即“适喜县麻势”。
“招伯停舟避雨”一句是全诗的关键,也是此诗的主旨。招伯,指召公。据《左传》记载,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召公奭(shì)被分封在南燕国(今河南息县)。他勤政爱民,政绩卓著。后来他的儿子胡公满继任燕国国君。周成王即位时,派召公去燕国协助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当时燕国发生了内乱,成王派召公前往平定叛乱。成王还曾派人到燕国慰问召公,并请他帮助治理国家。由于召公深得成王的信任,所以当他的船队路过淮水时,当地百姓便纷纷前来迎接,并为他开道。召伯看到老百姓如此拥戴他,十分高兴,于是下令停止航行,让百姓们在岸边避雨。这里,“招伯”指的是召公,诗人以召公自喻。“招伯停舟避雨”就是诗人借召伯之事来写自己。“窗度荷芰风”句承接上句,说明“招伯停舟避雨”的原因。这两句是说:召公在淮水一带受到百姓的欢迎,因此才停下来避雨。“舟舣鸳鸯浦”句承接上句,说明召公在避雨时,船停靠在什么地方。这两句是说:召公的船停在鸳鸯湖边。“落帆憩篙师”,这一句承接前两句,说明召公在避雨时的情况。这两句是说:召公的船在鸳鸯湖边停下休息,船夫也靠岸休息了。“辟此白淙雨”,这一句承接第四、五句,说明召公为什么停船避雨的原因。这两句是说:正是由于下雨的原因,召公才停船避雨。“长征取惬快”“留滞不云苦”二句承接第六、七句,说明召公为何要继续前行的原因。这两句是说:召公之所以要继续前行,是因为旅途中非常愉快;而滞留下来,并不觉得多么痛苦。“适喜县麻势”,这一句承第八句,说明“适喜”是指什么?这一句是说:恰好遇上县里有人送来麻布。“为荡铄石暑”这一句承第九句,说明“为荡铄石暑”的原因是什么。这两句是说:因为县里送来麻布,天气炎热,所以才有凉意。“去年舟系柳”三句承接第十句,说明诗人去年在何处见到这一情景?这几句是说:去年我乘着船只来到江南,看到江中的柳树倒映在水中,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样。而龙宫里的蛟龙会突然跳出水面,溅起巨大的波浪。“龙公会事发”这一句承第十一句,说明诗人在江南所见的这一景象有什么寓意呢?这两句是说:龙宫里的蛟龙会突然跳出水面,溅起巨大的波浪。“尚记跳珠语”,这一句承接第十二句,说明诗人在江南所见的这一景象有什么寓意吗?这一句是说:还记得龙宫中蛟龙跃出水面时溅起的浪花好像珍珠一般。“崎岖不谐俗”这一句承接第十三句,说明诗人在江南所见的这一景象有何特点?这一句是说:曲折不平的山路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似为龙所予”这句承第十四句,说明诗人在江南所见的这一景象有何寓意吗?这一句是说:仿佛是龙给予我的恩赐。“一杯酬新凉”,这一句承接第十五句,说明诗人为什么要酬谢新凉?这一句是说:我拿一杯美酒来向它敬酒,表示感谢。“开瓶先酹汝”,这一句承接第十六句,说明诗人为什么要用美酒来酬谢它?这一句是说:我打开瓶子来向它敬酒。“一杯酬新凉”,“酹汝”,这两个动作连在一起,说明诗人用什么来向它酬谢?这两句是说:我拿一杯美酒来向它敬酒,表示感谢。“新凉”,“酹汝”,这两个词连在一起,说明诗人用什么来向它酬谢?这两句是说:我拿一杯美酒来向它敬酒,表示感谢。“一杯酬新凉”,“酹汝”,这两个词连在一起,说明诗人用什么来向它酬谢?这两句是说:我拿一杯美酒来向它敬酒,表示感谢。“新凉”,“酹汝”,这两个词连在一起,说明诗人用什么来向它酬谢?这两句是说:我拿一杯美酒来向它敬酒,表示感谢。“新凉”,“酹汝”,这两个词连在一起,说明诗人用什么来向它酬谢?这两句是说:我拿一杯美酒来向它敬酒,表示感谢。“新凉”,“酹汝”,这两个词连在一起,说明诗人用什么来向它酬谢?这两句是说:我拿一杯美酒来向它敬酒,表示感谢。“新凉”,“酹汝”,这两个词连在一起,说明诗人用什么来向它酬谢?这两句是说:我拿一杯美酒来向它敬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7),赴任宣州从事时经过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东)时所作。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见闻感受来表达对朝廷的不满和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思考。
首联“招伯停舟辟雨”,以召公比作诗人自己,这是全诗的关键。召公名奭,周代著名大臣和政治家,曾帮助武王灭商有功,封于燕地,世称召伯。召公死后被追谥为“昭”字以示褒扬,后人尊他为“召伯”。《礼记·檀弓》上说:“成王将崩,命召公曰:‘若予一二子事之,必孝于厥父兄’。”召公死后,百姓们争着到他的墓前去祭拜,希望他能保佑自己平安无事。诗人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虽遭贬谪却仍能保持清高节操,不被小人蒙蔽的意思。
颔联“窗度荷芰风”、“舟舣鸳鸯浦”,写船在风雨中停泊的情景。诗人把船停泊在鸳鸯湖边的景象描写得十分真切。“停舟避雨”、“避雨”都暗示了诗人被贬的原因。
颈联“落帆憩篙师”和“辟此白淙雨”、“长征取惬快”、“留滞不云苦”、“适喜县麻势”、“为荡铄石暑”,分别描绘了他继续前行、滞留不进、中途遇到县人送来麻布而感到欣慰等情景。这些内容表现了他对仕途的无奈以及内心矛盾的心理活动。尾联“龙公会事发”、“尚记跳珠语”、“崎岖不谐俗”、“似为龙所予”、“一杯酬新凉”、“开瓶先酹汝”,则写出了他在江南所见龙宫、蛟龙出水等自然现象,从中领悟到一种人生哲理。诗人在江南见到龙宫、蛟龙出水等自然现象后,联想到了自己坎坷的仕途生涯,由此产生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此诗语言质朴平实,情感真挚深沉,意境开阔宏大,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