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互映带,竹树渺隐见。
居人江山闲,安处忘古县。
泊舟穴子初,旧观俨自荐。
𡻊山高搀云,云际抹深靛。
慰我尘埃容,嘉此烟雨面。
山脚惯奔走,尉曹分卑贱。
县人应指似,鬓改颜状变。
漂零渠未知,忧患尝欲遍。
俯仰二十年,转眄阅蜚电。
故人半在亡,在者或海甸。
明朝理去楫,山影暝江练。
安得人如山,来往长相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过繁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江山互映带,竹树渺隐见。
- 注释:形容繁昌的自然景色,江山相互辉映,竹树若隐若现。
- 赏析:这里用“互映带”描绘了繁昌山水相依、景色相连的特点,而“竹树渺隐见”则生动地捕捉了繁昌山峦之间竹树的轮廓与隐约之美,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 居人江山闲,安处忘古县。
- 注释: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悠然自得,享受着宁静的江山美景,仿佛忘记了繁昌这个古县。
- 赏析:通过“安居乐业”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繁昌当地居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安处忘古县”也体现了诗人对繁昌这片土地深厚的感情。
- 泊舟穴子初,旧观俨自荐。
- 注释:诗人在繁昌的一个隐蔽之处停船,看到的景象让人感到新奇。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泊船后的所见所感,可能是一处幽静之所,为后续诗句铺垫了背景。
- 𡻊山高搀云,云际抹深靛。
- 注释:𡻊山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其间,如同深蓝的色彩一般。
-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𡻊山与天空的云彩相比,形象地描绘了繁昌地区山峰的高峻和云雾缭绕的景象。
- 慰我尘埃容,嘉此烟雨面。
- 注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 赏析:通过对比“尘世”与“烟雨”,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和谐。
- 山脚惯奔走,尉曹分卑贱。
- 注释:诗人在繁昌山脚下常常奔波忙碌,身份地位卑微。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繁昌生活的现实困境,也暗示了他在仕途上的艰辛。
- 县人应指似,鬓改颜状变。
- 注释:县里的居民看起来与诗人相似,甚至他们的面貌也在随着岁月变化。
-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繁昌与诗人之间的联系,以及时间的流逝对人们外貌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繁昌的深厚情感。
- 漂零渠未知,忧患尝欲遍。
- 注释:诗人对繁昌的生活感到漂泊不定,经历过多次忧患。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繁昌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 俯仰二十年,转眄阅蜚电。
- 注释:回首过去的二十年,时间匆匆如飞电般流转。
- 赏析:这里用“俯仰二十年”来形容时间的流逝之快,而“转眄阅蜚电”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飞逝的速度,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故人半在亡,在者或海甸。
- 注释:许多老朋友已经离去,剩下的一些人生活在海甸(可能是指海边的小岛)。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他们命运的关注,同时也暗示了繁昌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 明朝理去楫,山影暝江练。
- 注释:明天早上整理好行装准备离去,黄昏时分,繁昌的山影倒映在江面上犹如一条细练。
- 赏析: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别繁昌时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繁昌的不舍之情。
- 安得人如山,来往长相见。
- 注释:如何才能有像山脉一样坚毅的人?能够经常相见,互相关照。
- 赏析:这是诗人对理想中人际关系的期望,表达了他对真挚友谊的渴望和对未来交往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