偓佺地上仙,笙鹤不我遐。
楚骚欲命仆,古诗无名家。
晋当泽帝范,小却侈国华。
本末计中外,倚须拜亨嘉。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四联。每句七个字,共有四十个字。
诗句翻译:
- 偓佺地上仙,笙鹤不我遐。
(在天上)偓佺是仙人,笙鹤飞得离我远了。
- 楚骚欲命仆,古诗无名家。
(楚辞)想要让我去做仆人,(古体诗)却没给我一个名家。
- 晋当泽帝范,小却侈国华。
(晋朝)应该效仿古代的典范,(国家)却不能抑制奢侈之风。
- 本末计中外,倚须拜亨嘉。
考虑全局,内外兼顾,(我)必须恭敬地接受。
注释与赏析:
- 偓佺地上仙:指诗人认为自己虽为凡人,但有超凡之志。偓佺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非凡和超脱。
- 笙鹤不我遐: “笙鹤”通常用来形容高洁或仙风道骨的形象,这里的“我不”表示诗人不愿被世俗所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 楚骚欲命仆:楚辞中的《离骚》是屈原的作品,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个人情感。《楚辞》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文学形式或表达方式,暗示诗人渴望通过文学来影响社会。
- 古诗无名家:这里提到的可能是对古人作品的评价,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文学作品应该能够超越时代背景的限制,流传千古。
- 晋当泽帝范: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这里的“泽帝”可能指的是晋朝的皇帝,如晋武帝司马炎。诗人可能在强调晋朝应借鉴古代的治国理念。
- 小却侈国华:这里的“却”可能是指“节制”,意为过度的奢华会导致国家的衰败。诗人批评了过度的奢侈行为,主张节俭治国。
- 本末计中外:这里的“本末”和“中外”可能分别指事物的内部和外部关系,以及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周易》中提到“本末”概念,强调事物的内在与外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 倚须拜亨嘉:这里的“亨”可能指的是“和谐”、“顺畅”。诗人在结尾强调了自己的谦逊态度,愿意接受别人的评价和建议,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和哲学的讨论,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的深入思考。通过使用典故和成语,诗人传达了一种理想的治国观念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