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第一人,只合侍天子。四弦春风手,可用入胡耳。
天生国艳或为累,金赂画工宁不耻。玉颜初作万里行,朔风黧面边尘昏。
路人私语泪栖睫,况妾去国怀君恩。穹庐渐耐胡天冷,政复难忘心耿耿。
夜深拜月望长安,顾叹当时未央影。胡雏酌酒单于舞,铭肺千年朝汉主。
传闻上谷与萧关,自顷耕桑皆乐土。向来屯饷仍缯絮,庙算年年关圣虑。
但令黄屋不宵衣,埋骨龙荒妾其所。

【注释】

1.明妃:指王嫱,即昭君(字丽华)。

2.汉宫:指汉代皇宫。

3.四弦春风手:指弹奏琴的手。

4.金赂画工宁不耻:指贿赂画工的人,难道不感到羞耻吗?

5.玉颜初作万里行:王嫱出塞前,容颜如玉。玉颜,形容女子皮肤白嫩,容貌美丽。

6.朔风黧面边尘昏:在塞外,朔风凛冽,面色黝黑,尘土飞扬,环境恶劣。

7.路人私语泪栖睫:路上行人私下交谈时落泪,睫毛上都沾着泪珠了。

8.穹庐:蒙古包。

9.胡雏:指匈奴或鲜卑的少年。

10.铭肺:铭记在心。

11.上谷:战国燕地,秦置县。

12.萧关:秦关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萧关镇。汉置萧关县,因以名县。南朝宋元嘉九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陷长安,改萧关为统万戍,筑长城,设戍台,建统万城,为六镇之一。

13.庙算:指军国大事的谋划和计算。

14.黄屋:皇帝的车驾,以黄金装饰车盖。

15.宵衣:天未亮就起床穿衣。

16.胡雏酌酒单于舞:指匈奴少年举杯祝酒,翩翩起舞。

17.埋骨龙荒:指死后埋葬在沙漠之中。

【赏析】

这首《明妃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对历史上著名的王昭君的一首绝句。诗中描绘了王昭君远嫁匈奴,被呼为“明妃”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王昭君的赞美和同情。全诗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对王昭君与汉宫第一人(王皇后)、匈奴贵族以及中原百姓三者的鲜明对照来刻画王昭君这位千古奇女的高贵品质、非凡美貌和悲惨身世。

诗的首联点出王昭君的身份,她是汉宫中的第一人,理应侍奉天子;第二联描写她被迫远嫁匈奴,成为匈奴贵族的玩物;三联写她身处异域,思念故乡、怀念君王的苦衷;末联则通过想象,写她在塞外度过的漫长岁月,以及她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整首诗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王昭君的高贵气质和不幸命运。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同情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