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方簪笔侍丹墀,忧国忘家世所知。
三谏未终先窜逐,一身虽贱系安危。
火中圭璧含真彩,雪外杉松挺直枝。
荆楚秋风共谁语,劝君频访贾生祠。
解析
第1句:子方簪笔侍丹墀,忧国忘家世所知。
- 子方:指的是唐子方。
- 簪笔:指古代文人用笔来记录或表达意见。
- 丹墀:宫殿内的台阶,常用以形容地位高或重要的场合。
- 忧国忘家世所知:形容唐子方对国家大事的担忧和忧虑,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家庭和出身。
第2句:三谏未终先窜逐,一身虽贱系安危。
- 三谏:多次进谏,这里指唐子方多次提出建议或批评。
- 窜逐:被贬谪或驱逐。
- 安危:国家的安宁与危难。
- 系安危:关联到国家的兴衰和安危。
第3句:火中圭璧含真彩,雪外杉松挺直枝。
- 火中圭璧:在烈火中仍能保持其本色。
- 真彩:真正的色彩,比喻事物的本质或真实面貌。
- 雪外杉松:比喻坚韧不拔的品质,如雪后的松树依然挺拔。
- 挺直枝:形容树木的枝条挺拔有力。
第4句:荆楚秋风共谁语,劝君频访贾生祠。
- 荆楚: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这里泛指南方或楚国。
- 秋风:秋天的风,常用来形容凄凉、萧瑟的氛围。
- 共谁语:与谁一起谈论或诉说。
- 贾生祠:纪念贾谊(前200年—前168年)的祠堂,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三次上书皇帝,主张改革,但最终被贬为长沙郡太傅。
- 劝君:鼓励某人做某事。
- 频访:经常去拜访,表示要频繁地去做某事。
译文及注释
寄唐子方殿院
子方簪笔侍丹墀,忧国忘家世所知。
三谏未终先窜逐,一身虽贱系安危。
火中圭璧含真彩,雪外杉松挺直枝。
荆楚秋风共谁语,劝君频访贾生祠。
诗句释义:
- 我敬奉笔砚侍奉在殿堂之内,为国家的忧愁而忘却了自己家庭的荣辱。我多次向皇上进言却没有被采纳,反而被赶出朝廷,虽然身居低微却关乎着国家的安危。
- 在烈火中圭璧依然保持着它的本质光彩,在雪外的杉树和松树枝干上挺拔向上。秋天的南风让人感到凄凉,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人应该相互倾诉心声,你不妨多去拜访那个纪念贾谊的祠堂,那里有他的事迹可以激励我们前行。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唐子方的处境和行为,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以及他对自己身份的轻视和坚持。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鼓励,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一首优秀的咏史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