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心擢秀占文庭,润沃偏宜雨露声。
已向杏坛新表瑞,莫嫌花谱旧无名。
决科此日先幽谶,记异他年见史评。
况有能诗贤令尹,直将美事付群英。
蕉心擢秀占文庭,润沃偏宜雨露声。
已向杏坛新表瑞,莫嫌花谱旧无名。
决科此日先幽谶,记异他年见史评。
况有能诗贤令尹,直将美事付群英。
注释:
蕉心擢秀占文庭:蕉树的果实(香蕉),在文学中象征文雅,这里指代文人。擢秀,意思是挺拔、出众。文庭,指文人荟萃的地方。
润沃偏宜雨露声:蕉树对水的需求不高,所以它生长在湿润的地方也能得到充足的水分,而且它的花朵和果实都很美味。
已向杏坛新表瑞:已经在杏坛(古代学校名)上显示了吉祥之意。杏坛,古代学宫或太学的代称。表瑞,表示吉祥。
莫嫌花谱旧无名:不要嫌弃花谱中记录的植物名字没有你的。花谱,泛指有关花草树木的书籍或文献。
决科此日先幽谶:决定科举考试的日子就是先验(预示)幽冥之事(预知未来)。幽谶,预知未来的征兆。
记异他年见史评:记载奇特的事情在后来的历史评价中会出现。异,奇特的事情,不寻常的事。
况有能诗贤令尹:何况还有擅长写诗的贤人,也就是令尹。
直将美事付群英:就直接把美好的事物交给大家去享受。群英,指众人中的英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赞美蕉树的美丽和价值,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珍视和期望。
首句“蕉心擢秀占文庭”,以蕉树的果实(香蕉)为意象,象征文雅,表达出文人荟萃的地方充满了才华和智慧。这里的“蕉心”既指果实,又暗含着“蕉心”(即香蕉的心)的意象,象征着文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
第二句“润沃偏宜雨露声”,进一步赞美了蕉树的特性。它生长在湿润的地方也能得到充足的水分,而且它的花朵和果实都很美味,体现了蕉树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作者希望自己像蕉树一样,能够在困境中茁壮成长,得到滋润和培养。
第三句“已向杏坛新表瑞”,表明已经有人在杏坛(古代学宫或太学的代称)上显示出吉祥之意。这既是对他人的一种赞赏和肯定,也是对自己努力付出的认可。
第四句“莫嫌花谱旧无名”,则是对蕉树的一种比喻和赞颂。花谱中记录的植物名字没有你的,但并不代表你没有价值和意义。这句话鼓励人们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和潜力,不被他人的言论所左右。
最后一句“直将美事付群英”,则是对人才的赞美和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共同分享这份美好,一起创造辉煌的未来。这里的“群英”是指众人中的英才,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所有有才能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蕉树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期望。同时,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也十分优美,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