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合千林暖未回,一枝先见腊前梅。
寒溪淡月凭谁赏,冷蕊疏香不自媒。
赖有此君为伴侣,略无凡卉作舆台。
攲危百折江头路,应为多情得得来。
冻合千林暖未回,一枝先见腊前梅。
寒溪淡月凭谁赏,冷蕊疏香不自媒。
赖有此君为伴侣,略无凡卉作舆台。
攲危百折江头路,应为多情得得来。
翻译:
冻结的树林在春天还未到来的时候便已经回暖,而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只有腊前梅花率先绽放。月光下的溪流显得格外清冷,它静静地流淌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人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象。梅花的花瓣虽然纤细而疏落,但它散发出的香气却让人无法忽视。
注释:
- 冻合千林暖未回:形容春天还没有到来,但气温已经回暖。
- 一枝先见腊前梅:描述在冬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只有梅花率先开放。
- 寒溪淡月凭谁赏:形容溪边月光清冷,似乎在等待谁来欣赏这份美景。
- 冷蕊疏香不自谋:描述梅花的花瓣和香气虽然细腻,但它们并不刻意追求别人的赞赏。
- 赖有此君为伴侣:因为有你这样的朋友陪伴,我才觉得生活美好。
- 略无凡卉作舆台:这里用”舆台”指代车辆或交通工具,意指梅花没有其他植物那样依赖交通工具来传播花粉。
- 欹危百折江头路:形容道路曲折蜿蜒,如同山路一样崎岖。
- 应为多情得得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的喜爱之情,认为梅花之所以如此独特、美丽,正是因为它的多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梅花傲雪凌霜、坚韧不拔的特性。首两句“冻合千林暖未回,一枝先见腊前梅”,通过对比手法,将冬日的严寒与梅花的傲然挺立形成鲜明对照,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独自绽放的壮丽景象。接下来四句“寒溪淡月凭谁赏,冷蕊疏香不自媒”,则进一步揭示了梅花独特的美——它不以艳丽的色彩吸引人,而是以其独特的气质吸引着人们去欣赏、去品味。诗中的梅花仿佛成了一位高洁的君子,远离尘世纷扰,独自散发着清雅的气质。最后两句“赖有此君为伴侣,略无凡卉作舆台”,“此君”指的是诗人自己,意味着诗人在梅花的陪伴下度过了一段宁静的时光。整首诗既表现了梅花的坚韧和高洁,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