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详闻月旦推,典刑尚可一斑窥。
义高诺重人皆仰,券失金存自不欺。
富贵浮云曾唾去,死生幻泡独先知。
一经教子阴功远,印绶累累看异时。
【注释】
挽处士乔公:这是一首悼念处士乔公的诗。乔公,指唐代处士乔知之(728-783),字明叔,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一生清高廉洁,好学不倦,为时人所敬重。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乔知之的悼亡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语浅情深,含蓄委婉,哀婉动人。
第一、二句“姓氏详闻月旦推,典刑尚可一斑窥”,赞颂乔知之的人品和操守。“姓氏”一句,表明乔知之的姓名广为人知,名声远播。“月旦”一词出于《晋书·刘毅传》。“月旦”原意为月亮的阴影,这里比喻评论。“月旦”在这里是借指世人的评论。“尚可一斑窥”一句,意谓他的品行如同月亮的影子一样,虽只露出一角,但也足以让人窥见其一二了。这两句赞颂之意溢于言表,对乔知之的人品和操行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三、四句“义高诺重人皆仰,券失金存自不欺。”赞扬他诚信为本,信守诺言,受人尊敬。“义高”即道义高尚,“诺重”即诺言重,“券失”即失去凭证,“金存”即金子存在而未失。这几句赞颂之意与第二句相同,但更强调了他的诚信品质。
最后两句“富贵浮云曾唾去,死生幻泡独先知。”“富贵”即财富地位,“浮云”比喻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唾去”即不屑一顾,“死生幻泡”指生死如梦幻泡影,“独先知”即只有他能预知。这两句进一步赞颂了他的智慧和先见之明。
整首诗通过对乔知之生平事迹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道德品质和诚信品质的重视,以及对智者的崇拜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