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节高风去千载,至今遗响在平塘。
洗耳洗心甘绿野,濯缨濯足付沧浪。
松间月色诗千首,竹里棋声酒几觞。
正受全归无一欠,未为公憾为时伤。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章”,然后结合注释,分析诗句的意思,注意要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诗歌的情感,最后再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概括赏析。

本诗共八句,每句都是五言绝句。前四句写诗人在平塘上送别友人陶章,后四句写诗人对朋友陶章的深情追忆。

首联“靖节高风去千载,至今遗响在平塘”,诗人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赞美了陶章的高洁品格。陶章与诗人同为隐士,同爱菊花,陶章以高尚的品质和不慕名利的情操,成为诗人学习的楷模。“靖节”即陶渊明,“高风”指高尚的志趣操守,“遗响”指遗留下来的音声。此联中“千载”“遗响”二字点出陶章名垂千古,遗世独立;“靖节”是陶章的字,“高风”是其人格的写照;而“至今”二字则突出陶章的高洁品格已超越千年。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陶章的敬仰之情,又表明陶章的高尚人格将永远流传于世。“至今遗响在平塘”,陶章虽然已经去世,但陶章留下的精神却像泉水一样源远流长,永不磨灭。

颔联“洗耳洗心甘绿野,濯缨濯足付沧浪”,诗人通过描绘陶章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景象,进一步歌颂了陶章的高尚品德。陶章虽隐居田园生活,但他却能洗尽世俗尘埃,保持一颗纯真之心;他能够远离尘世纷扰,投身到大自然中去。诗人通过对陶章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描写,表达了对陶章的深深敬意。颈联“松间月色诗千首,竹里棋声酒几觞”,诗人以松间的月色、竹里的棋声等意象来烘托陶章的生活情趣。陶章在山水田园中过着闲适安逸的生活,他喜欢吟诵诗歌,也喜欢与好友对局弈棋,饮酒畅谈。诗人通过对陶章生活情趣的描写,展现了陶章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尾联“正受全归无一欠,未为公憾为时伤”,诗人认为陶章的人生道路已经圆满结束,他没有什么遗憾;对于陶章来说,人生的道路并不顺利,因此诗人也为他的不幸遭遇感到惋惜。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陶章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陶章生活情趣的描写和对其高尚人格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陶章深深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念和人生追求。

【答案】

①靖节高风去千载(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②至今遗响在平塘(陶渊明曾隐居于庐山东麓的栗里,后人称之为“栗里先生”)③洗耳洗心甘绿野(陶渊明酷爱田园山水,经常独自一人到田园山泽中游赏、赋诗)④濯缨濯足付沧浪(陶渊明常穿渔父之衣,头戴方幅帽,乘扁舟往来于江海之间,自号“五柳先生”)⑤松间月色诗千首(陶渊明喜爱自然山水,经常在山林中吟咏)⑥竹里棋声酒几觞(陶渊明好读书、善弈棋,喜饮酒)⑦正受全归无一欠(陶渊明一生贫寒,但从未抱怨过命运)⑧未为公憾为时伤(陶渊明不为当时黑暗的政治所迷惑,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