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络索
【注释】 一络索:一种曲调,又名“双蕖怨”。 可是清明才度:可是清明节刚刚过去。 等闲春暮:不一会儿春天就要过去了。 烧香重做杏花寒:烧香的人又烧起了杏花,香气扑鼻。 吹不断:形容香气缭绕不绝。 屏山雾:屏风上笼罩着一层迷雾。 待把东风扃住:想要把东风紧闭起来。 不教归去:不想让它回去。 垂帘天气病眠人:垂着帘子的天气里,有病的人在床上睡觉。 又点点,樱桃雨:又像点点的雨点落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一络索”句:一络春丝,系住了闺中人。“一络”,一结,指一结春丝。“春闺”,指女子的内室,这里泛指女子。“归”字,写出了女子对春日的依恋之情,也表明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怕和花语”句:担心花与人对话。“怕”字表现出了女子的娇柔和多情。“花语”,即花与人的私语,这里指女子对丈夫的思念。“这番红雨”句:禁受不住这一场相思的红雨
【注释】 一络索:一种曲调名。 分携:离别。 馀香:指女子的香气,也指女子的情意、情思。 暗忆:暗暗思念。 馀:剩余。 【赏析】 《一络索·秋声》是柳永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人叙事。全词以“秋”字贯穿始终,抒发了对恋人的深情思念。 此词为伤别之作。上片由听觉入手,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作者用帘底听风和灯下望月的描写,烘托出凄清寂寞的氛围。“秋尘不肯洗征衫”,点明季节,又暗示离别之苦
【注】1.一络索:一长串丝线。2.揖峰:即揖峰亭,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北麓。3.骊歌:送别时的歌曲。4.江南好:泛指美丽的江南景色。5.春来草草:春天来了,万物复苏。6.风信:风吹动的草木。 【译文】 又是疏钟落日时分,送你南归。 骊歌声起,离别之际多,都说江南好。 总是春天到来,万物生长迅速。 又加上离愁别绪,几番风雨送来樱桃花。 刚过一夜,樱桃花便全开了。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
【注释】: 一络索:一种古代的首饰,用丝编成。 依然似昨:依然如旧。 鬓香云阁:鬓发飘香,如同天上的云阁。 瞢腾:迷迷糊糊,神志不清。 记梦语:记得梦里的话语。 无端错:无缘无故地错了。 晓莺:晨鸡。帘幕:帘子和帷幕。 催觉:叫醒你。 风吹薄:被风吹得轻轻摆动。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描写一位女子在睡梦中的所见所闻。她梦见自己与情人欢会,醒来后,却只听见一声声清脆的啼鸣,唤醒了梦中的她
【注释】 一络索:即“一络索词”或“一索词”,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小令形式,每句七个字。 多谢啼鹃辛苦:语出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飞花:指落花,这里借指飘零的红叶。 风和雨:指风雨无情地摧残着万物。 画楼:高楼。 病伤幽素:指诗人因秋风而感伤。 瑶空:指天空。 絮:柳絮。 茫茫烟:指暮色苍茫如一片烟云。 水断梦、人何处:指秋风吹散了梦中的人影,不知归向何处? 赏析
【注释】 一络索:指一种曲调。 丁保庵:名未详,作者的朋友。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诗人怀念友人丁保庵。 上片开头三句写诗人夜泊时所见之景:村外柳烟迷离,晚寒使人感到春意已逝。诗人在寒冷的江面上,勉强沽来残酒,想以它熨平春天的愁绪。“节候”三句点明时节,说明诗人此时正过清明节,而友人却远在他乡。下片写诗人夜不能寐的情景。“望尽”二句说诗人望穿秋水,也不见友人的踪影,只有隔江灯火点点
【解析】 1.本诗首句,“一络索”指丝线。“行”为名词做状语,意为在路上;“中僧”即僧人。第二句,“将卖药赋此”,是说僧人在路上卖药,因此作下诗来。第三句,“坚之”,名,字坚之,这里用作代词,指诗人自己。第四句,“焦团”是形容和尚的帽子,“坐破”即用尽。第五句,“云甑”是古代炊具,这里指蒸笼。第六句,“佛多长命”是说佛祖长寿。第八句,“白堤游女十分娇”,白堤在杭州,是西湖十景之一。第十句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阕写草,下阕写花,借草与花的对比,表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一枕西堂醒否。”是说春日的傍晚,我正躺在床上,忽然听到窗外传来了阵阵花香,我被惊醒在西堂,不知是在做梦还是在清醒?“绕帘烟雨”是说,这花香是来自那缭绕于帘上的烟云和雨气中。“曲阑干外即天涯,又绿到、伤心处。”是说在这烟雨蒙蒙的庭院里,看到满院的花草都在随风摇摆,似乎连天边也在摇曳生姿。这使我想起“天涯”
【注释】 青粉墙头:绿色的墙壁上。 交梧叶:交指交错,形容树叶繁密。 珠裙褶:指女子的衣服。 纤颊:细嫩的脸颊。 轻屧:轻盈的步子。 茸茸芳草:茂盛的芳草。 【赏析】 《一络索二首》,是一首写闺情的小令。作者借女子之口,抒写自己对恋人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清新婉丽,情感细腻委婉。 这首小令描写了一幅清幽宁静、富有生活气息的自然画面,抒发了主人公对恋人的深情思念。全篇以“青粉”开篇,色彩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