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则沄
这首诗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名为《浣溪沙·栩楼桃花盛开》,下面是对诗句的逐一解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庆春泽 - 这是一首词牌名。 2. 栩楼桃花盛开 - 栩楼(可能是一座楼的名字)上桃花盛开。 3. 忆前岁花时与浪公联吟之乐 - 回忆去年春天和友人一起吟诗的乐趣。 4. 绡薄笼霞,鬟低敛雨,背人偏自嫣然 - 形容女子的妆容美丽,如轻纱般轻薄,如同被霞光所笼罩,发髻低垂
【注释】 峨峨:形容高耸的样子。拟:如同。高牙:古代官署门前高竖的旗杆。 帐下群凶:指军中的凶恶之徒。击柱:击打长柄乐器,以示愤怒之声。 蝇拂(fèn fú):用细竹竿做的拂子,用来驱赶苍蝇。纶巾:用丝织品制成的头巾,也用作代称。 谁氏子:指某家之子、某人之子。黄袍:指皇帝所穿的黄色龙袍。加:赐予。 【译文】 高高的箭杆像高高的旌旗,帐下的一群凶恶之徒挥动着兵器击打着柱石,发出震天的声响;
诗句解析 1. 秋恨阔。银塘渺千顷,雨声凄切。水佩惊寒,雾裳怨晚,谁题花叶。容易西亭梦破,甚汀芦、还舞回雪。 - 注释:秋天的景色让人感到辽阔和宽广;银白色的水塘在广阔的天空下显得更加深远和广阔,雨水的声音也变得凄凉和哀伤。水面像穿着水袖一样轻轻晃动,增添了一种冷清的气氛;雾气中的女子穿着华丽的衣服,似乎在抱怨着傍晚的寒冷。是谁在这美丽的环境中题写了诗句呢? - 赏析
庚子诗鉴 其三 覆篑无功海水深,年时危谤苦侵寻。 蚕庄残劫天难问,末路终虚赎命金。 注释:堆积土石以为山,却无法达到顶峰的比喻,意指徒劳无功。岁月蹉跎,危险的言论不断困扰着他。蚕丝被毁,如同天塌一般,令人绝望,而他在人生晚期,终于意识到了错误,愿意用赎罪的金钱来弥补过去的行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困境中挣扎、求索,以及在晚年觉悟并寻求救赎的过程。首句“覆篑无功海水深”,以大海为喻
异派寻源未易殚 流传青县又沧滦 白阳别教君应是,苴杖麻衣素练冠 注释: 庚子诗鉴 其二: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寻找诗歌创作根源的作品。 异派寻源未易殚: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流派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和漫长的。 流传青县又沧滦:这首诗的风格和意境在青县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白阳别教君应是:这里的“白阳”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诗歌流派或风格
霜叶飞 咏落叶 梦中烟树。 长安远、飘零知向何处。 一番霜信一番疏,又晚来风雨。 剩槭槭、商声自语。 停骖曾爱凉阴住。 甚暗屧无情,尽碎踏秋林,夕照斛尘捎去。 经眼旧日风光,空栖鸾凤,冷落荒径谁赋。 已抛根蒂任东西,奈乱愁无主。 正寂历、敲阶细数。 天涯频感兰成暮。 怕故枝、凄寒紧,转绿蹉跎,误人筇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所作的《踏莎行·小园几许》。全词以“霜叶飞”为题
【注释】 澹墨一行秋,迢递梦痕,凄对吟越。 澹:淡,这里指雁阵飞行时留下的淡淡痕迹。迢递:遥远。 梦痕:梦中的足迹。 吟:咏诵。越:古国名,在今浙江省东部和福建省北部,战国时期为百越所建。 争奈斜风,更回眸成缬。 争奈:无奈之词。斜风:指斜风细雨。 回眸:回首。成缬:成花纹的丝织品。 残照后、汀烟乍洒,暮云边、溪流共折。 残照:落日的余晖。汀烟:水边的烟雾。 溪流:小河。 怕教飞散,点向荒湾
齐天乐·咏秋灯 窥窗碧飐天如水,依稀暗愁来处。静堕双花,凉分半豆,听到隔帘疏雨。宵长更苦。尽煎透兰心,悄谙谯鼓。旅枕醒初,瘦魂摇醉向谁诉。 春筵珠翠散尽,剩枯龛伴影,霜鬓千缕。黯黯沈沈,悽悽悄悄,销得黄昏几度。荆台梦阻。便剪恨成灰,总牵残绪。照泪分明,乱蛩啼到曙。 赏析: 这首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窥窗碧飐天如水」写的是秋夜之景,「窥窗」一词写出了主人公孤寂的心情,「碧飐」一词写出了秋夜之深
疏影和苍虬同年湖楼感旧原韵 浮生是客。 恁暗波换梦,春去无迹。 断塔成灰,凄黯斜阳,残莎自弄烟碧。 江湖酒醒尘衫冷,只劫后、青峰相识。 傍竹窗、细检珠尘,唤起乱愁难拭。 还忆灯宵觅句,水天旧恨满,蟾泪俱滴。 一霎颠风,翠羽飞回,误了重阑春色。 寒云锁断孤山路,并写入、庾郎萧瑟。 怕夜来、月上空枝,照鬓几星添白。 注释: - 浮生是客: 浮生如同漂泊的客人。 - 恁暗波换梦:
【注释】 “瑞鹤仙”是词牌名。戊辰,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9年)。九日,重阳节,登高之节。窣堵冈,即石笋山。 “枕波”,指临水而睡。疑断峤,指遥望远山如断。 “看乱芦吹雪,鸥乡寒早”,形容秋景萧瑟。 “蹉跎负芳草”,指辜负了美好的时光。 “凭高纵眺”,指登上高处眺望远方。 “暮云深、飞笳缥缈”,指傍晚时分,云层浓密,远处传来悠扬的胡笳声。 “算人间、此水清泠,肯照冷游巾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