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问黄居士,终年欠一书。
因人候消息,有使报何如。
向晚逢杨子,真堪托后车。
亲年方赖禄,不惜借吹嘘。

这首诗的译文是:

多问黄居士,终年欠一封书信。

借人传递消息,有人来报平安吗?

傍晚遇到杨子,真堪托后事。

亲家正赖着俸禄,不怕借吹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在与友人告别时,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全诗以真挚的情谊、亲切的语言表达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首句“多问黄居士”,直接点出了送别的对象,即黄居士。这里用“多”字表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希望朋友能够经常写信问候自己。

第二句“终年欠一书”,则进一步表达了这种关心。诗人说,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过朋友的来信了。这句中的“书”,既指书信,也暗含了友情。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因人候消息”,是说诗人是通过别人来了解朋友的消息的。这句中的“候消息”,既是字面意思,也是诗人的一种心理活动。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关注。

第四句“有使报何如”,则是诗人在听到有人前来报告消息后的反应。这里的“使”,可以理解为使者或者使者的身份。诗人在这里询问,有人来报平安,那这个消息是真的吗?这既是一种反问,也是一种期待。

第五句“向晚逢杨子”,则是诗人与友人相逢的情景。这里的“杨子”,可以解释为杨先生或者杨氏兄弟等人。诗人说,傍晚时分遇到了他们,真堪托后事。这句中的“托后事”,既可以理解为请托朋友帮忙处理后事,也可以理解为请托朋友照顾自己的家人。

第六句“亲年方赖禄”则是诗人在向朋友表达感谢的话语。这里的“亲年”,可以理解为亲人或者长辈。诗人说,亲人们正赖着俸禄,不怕借用吹嘘(比喻吹捧)。这里的“吹嘘”一词,既可以理解为赞美或夸奖某人的才能或者成就,也可以理解为奉承或者讨好某人。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珍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