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涨湖田,先寻沪渎船。
隔江争问主,入市不论钱。
味得莼尤滑,香因豉更便。
它年楝花落,追忆漫流涎。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杂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杂题
春水涨湖田,先寻沪渎船。
隔江争问主,入市不论钱。
味得莼尤滑,香因豉更便。
它年楝花落,追忆漫流涎。
注释:
杂题:即随笔、小诗的意思,不拘形式,随意写来。
春水涨湖田:春天的时候,湖水上涨,田地被淹没。
先寻沪渎船:首先寻找船只前往沪渎。沪渎是指今天的上海,当时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
隔江争问主:隔着江面互相询问船只的主人是谁。
入市不论钱:进入市集,不用考虑钱财的问题。
味得莼尤滑:因为莼菜(一种水生植物)的味道特别滑,所以特别喜爱。
香因豉更便:因为豆豉的味道特别香,所以更加便捷。
它年楝花落,追忆漫流涎:明年(指未来)楝树花开时,我不禁回忆起这段往事而心生留恋之情,口水都流下来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琐事的感慨。首句“春水涨湖田”,描绘了春天湖水上涨,农田被淹没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接着“先寻沪渎船”,表达了作者想要前往沪渎的心情,显示出他对这个港口城市的向往和好奇。
在“隔江争问主”一句中,作者表达了他想要了解船只主人的身份的愿望。这种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接下来的“入市不论钱”,则展示了作者在市集中的洒脱和自在。他不再关注金钱,而是更加关注生活本身,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这种淡然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最后两句“味得莼尤滑,香因豉更便”,则是对前文的进一步升华。莼菜因其独特的口感而受到喜爱,豆豉则因其独特的香味而备受欢迎。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这两种食材的美味,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一句“它年楝花落,追忆漫流涎”,则是对未来的期盼和憧憬。楝花盛开的季节即将到来,作者不禁想起这些美好的时光,心中充满留恋之情。这种怀旧的情绪,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过去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人性的真实。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感慨,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