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锡倦西东,归来一榻空。
宗乘能自判,文学更兼通。
讲彻夜堂月,定回枯树风。
无从参净社,回首倦飞蓬。

【注释】

①“瓶锡”句:指白阇梨从西域回来,携带了梵文经卷。

②宗乘:佛教语,指佛教的教义和经典。

③“讲彻”句:指夜深时在堂屋讲经说法。

④净社:佛门净土社,又称法界会、念佛集等。

⑤倦飞蓬:比喻漂泊不定的人。此处指白阁梨的飘零生涯。

译文:

你从西方来,带着梵文经书归来,

你空着手回来了,只带回一床旧被。

佛法经文你都能通晓,你的学问更广泛,

夜晚你在堂屋讲经说法,风吹枯树发出声音。

你无法进入净土社去参悟佛法,

回头望望,我不禁感到疲倦和失落。

赏析:

《赠白阁梨》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瓶锡倦西东,归来一榻空。”写白阁梨携梵文经书归来的情景。“瓶锡”,喻指梵文经书。“倦西东”,意谓白阁梨自西域归来后,又回到长安,身经沧桑,心有余悸。“归来一榻空”,则写出他回到长安后,无依无靠的处境。

颔联“宗乘能自判,文学更兼通。”写他在长安的境遇。白阁梨虽为僧人,但有高深的佛学修为,且通晓文学,所以才能在长安混得一席之地。

颈联“讲彻夜堂月,定回枯树风。”写他在长安讲经的情形。“讲彻夜堂月”,说明他的讲经活动非常活跃;“定回枯树风”,说明他的声音传得很远。

尾联“无从参净社,回首倦飞蓬。”写他的最终结局。白阁梨最终未能在长安安顿下来,只能离开。“无从参净社”,是因为他不能得到皇帝的重用,无法参与佛教事务。“回首倦飞蓬”,则写出他在长安的漂泊生活。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白阁梨在长安生活的关切与忧虑,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此诗以白阁梨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对其在不同阶段的生活状况的描述,展现了唐代长安的繁华与喧嚣以及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