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芒鞋取次行,琳琅触目路人惊。
常年此日仍为客,病目今来喜再明。
筋力尚堪供是事,登临那得总无情。
已知名世徒为尔,可复缘渠太瘦生。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竹杖芒鞋取次行,琳琅触目路人惊。”
  • “竹杖芒鞋”指的是用竹子和草编织成的简易行走工具,象征简朴的生活。
  • “取次行”意味着随意行走,没有固定计划或目的地。
  • “琳琅触目路人惊”形容周围景物的美丽,如同珍贵的珠宝,让路过的人都感到惊艳。
  1. “常年此日仍为客,病目今来喜再明。”
  • “常年此日仍为客”表达了诗人常年在外旅行、漂泊不定的状态。
  • “病目今来喜再明”说明因为视力问题,以前可能无法看到美景,但现在视力有所恢复,可以欣赏到更多美好的风景。
  1. “筋力尚堪供是事,登临那得总无情。”
  • “筋力尚堪供是事”表明尽管身体疲惫,但还有足够的体力来完成这次的旅行。
  • “登临那得总无情”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即使身心俱疲,也不愿意失去对大自然的欣赏和感受。
  1. “已知名世徒为尔,可复缘渠太瘦生。”
  • “已知名世徒为尔”表示虽然外界认为诗人只是单纯为了游览而生活,但实际上他有更深的思考和追求。
  • “可复缘渠太瘦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身材消瘦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

译文(根据注释):
我拄着竹制拐杖,穿着草鞋随意而行。眼前琳琅满目的景色让人惊叹不已,那些行人也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尽管我常年在这一天旅行,作为游客的身份,现在我的视力恢复了一些,能够重新欣赏美丽的风景。尽管身体疲惫,但我还有足够力气继续完成此次旅行。我对大自然的美景充满热爱,即使身心疲惫,也不愿意错过这份美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同游南山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的“竹杖芒鞋”和“琳琅触目路人惊”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轻松自在、无拘无束的旅行状态;而“常年此日仍为客,病目今来喜再明”则反映了诗人虽然身为游客,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物欲、追求自然和谐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