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时不出此同临,小径新摧草旧侵。
欲傍江山看日落,不堪花鸟已春深。
来牛去马中年眼,朗月清风万里心。
故著连峰当极目,回看幽径绕双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熟知《登快哉亭》的内容,又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的思想主旨等。同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在此基础上,把握诗句的意思、诗句在诗中所起的表达作用以及诗句所包含的情感,然后进行欣赏。答题时,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诗词原文】
和魏衍同登快哉亭
经时不出此同临,小径新摧草旧侵。
欲傍江山看日落,不堪花鸟已春深。
来牛去马中年眼,朗月清风万里心。
故著连峰当极目,回看幽径绕双林。
【注释】
①快哉亭:位于今浙江桐庐县境内,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名胜古迹。②“经时”二句:说因为长期没有出来游览,所以看到快哉亭的小道已经长满了野草。③“欲傍”二句:说想要靠着山势高峻的地势,观赏夕阳西下的景象,但可惜花红叶绿的春天景色已经过去。④“来牛”二句:说有来来往往的牛羊,在暮春时节,它们年老体衰,步履蹒跚,令人感叹时光易逝。⑤“朗月”二句:说明亮的月光下,微风吹送着清凉的气息,我胸怀万里的壮志豪情。⑥“故著”二句:说曾经攀登过的山峰,应当成为远眺的目标。⑦“回看”二句:说回头望去,一条幽暗曲折的小路上,树木环绕,仿佛两条树林相依相伴。⑧“连峰”二句:说远望连绵不断的山峰,应当成为人们驻足观赏的目标。⑨“回看”二句:说回头望去,一条幽暗曲折的小路上,树木环绕,仿佛两条树林相依相伴。⑩“双林”二句:说回头看去,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仿佛两条树林相依相伴。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怀古抒情的小诗。
诗以“和”字开篇,说明和魏衍共同登上快哉亭,是一次愉快的相聚活动。“经时不出此同临”,意谓长时间未与魏衍一同游赏,今天终于能在一起了。这里用“经时”“不”两词强调久别重逢之喜悦。接着描写登上快哉亭之后的感受:“小径新摧草旧侵。”这既写出小径上青草茂盛,也暗示出作者久居山林,很少外出的情况。一个“新”字,又突出了快哉亭的新建。接着两句写景抒情:想倚仗高峻的山势观赏夕阳之美;可惜那绚丽的花红叶绿的春天已经过去。一个“堪”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惋惜之情。最后两句写景抒怀:看到来来往往的牛羊,在暮春时分,它们的步履蹒跚,让人感慨不已;明亮的月光下,微风吹送着清凉的气息,而自己胸怀万里的壮志豪情。一个“朗”字,一个“清”字,表现了作者胸怀壮阔、志向远大的情怀。结尾两句写景:回想从前曾经攀登过的山峰,应当成为远眺的目标;回头望去,一条幽暗曲折的小路上,树木环绕,仿佛两条树林相依相伴。一个“故著”字,一个“回看”字,表达了作者留恋旧迹、感怀往事的情怀。
此诗通过登高望远,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和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