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画舸照新晴,铙鼓喧喧聒市鸣。
昔日布衣今着绣,他年鹤化只空城。
还朝不待三年最,得郡何妨万里行。
岁禄二千亲八十,世间谁有此时荣。

注释

  • 清江画舸:指装饰华丽的船只,通常在清澈的江河上使用。
  • 新晴:晴朗的天气。
  • 铙鼓喧喧聒市鸣:锣鼓声震耳欲聋。
  • 布衣:平民百姓穿的粗布衣服。
  • :精美的刺绣或织物。
  • 鹤化:比喻高洁的品质或长寿。
  • 空城: 形容没有生机或人迹罕至的城市。
  • 还朝:回到朝廷(官场)。
  • 得郡:获得州郡的官职(即地方长官)。
  • 万里行:形容远行或旅行。
  • 岁禄二千:每年的俸禄为二千文。
  • 亲八十:家中父母已经八十岁。
  • 世间谁有此时荣:问世间有谁能享有这样的荣耀?

译文

清江上的画舫映着初升的阳光,锣鼓喧闹如雷般在市集中回响。昔日的布衣如今已穿上锦绣衣裳,他年若能化为仙人,只留下空荡荡的城墙。回到朝廷不需等待三年,获得一州的官职何妨走遍万里路。每年俸禄二干,家中已有八十岁的老人,世间哪有如此殊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建州郑户部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他由布衣到显贵的转变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思考。首联“清江画舸照新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为后文的转折作了铺垫。颔联“昔日布衣今着绣”与颈联“他年鹤化只空城”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表达了对过去简朴生活的怀念,后者则寄托了对将来可能达到的境界的期待。这两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身份地位的变化及其心态的转变。

诗的尾联“还朝不待三年最,得郡何妨万里行”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态度,认为只要有机会就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不受时间限制。最后一句“世间谁有此时荣”则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自己能够享受这份荣耀的幸运和满足。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