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俗宁能累哲人,昔贤由此致功名。
骥收盐坂车前足,琴得焦桐爨下声。
三献荆山时未识,一鸣齐鸟众方惊。
传闻下诏搜遗逸,劝讲方思用老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其内容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何复教授以事待理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于教育的看法,即教育应该以实践为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负俗宁能累哲人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违背世俗,那么他可能会因此而拖累那些有智慧的人。这里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骥收盐坂车前足 - 这句诗用“骥”比喻贤才,意思是说,贤才在遇到困境时也能展现出自己的才华。这里的“盐坂”是指盐碱地。
琴得焦桐爨下声 - 这句话用“琴得焦桐”比喻贤才得到了赏识和重用,而“爨下声”则形容他们的声音如同烹饪时的香气四溢。
三献荆山时未识 - 这句诗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之情,意思是说,当人们还未发现他们的才能时,他们已经为朝廷做出了贡献。
一鸣齐鸟众方惊 - 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英雄豪杰的敬畏之情,意思是说,一旦有人发出声音或展示出才华,就会让其他人感到震惊。
传闻下诏搜遗逸,劝讲方思用老成 -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期待之情,意思是说,希望皇帝能够下诏寻找那些被埋没的人才,并鼓励官员们使用那些有经验的老者。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古代圣贤的才华和贡献,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教育的看法,即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道德修养。通过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的关心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