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复淹旅泊,情多秋亦悲。
寒云欲垂野,疏叶不藏梨。
断梗逐流水,归禽投好枝。
徘徊古原上,应有夕阳知。
【注释】
况复:何况。淹旅泊:久留他乡。淹,停留、滞留。旅,旅居。泊,寄寓。情多秋亦悲:因秋日的萧瑟引起思乡之情而感到悲凉。
寒云:指秋天的天空,天空中的云朵是白色的,给人以寒冷之感。垂野:下垂到田野上。疏叶:稀疏的树叶。不藏梨:不遮掩住梨树。梨树的果实在秋季成熟后,叶子落去,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
断梗逐流水:形容飘零不定的落叶随水流而去。归禽:归来的鸟儿。投好枝:投向良好的枝头。比喻自己像鸟儿一样,飞回家乡。
徘徊:游移不定。古原:古老的土地或平旷的原野。夕阳知:夕阳知道。表示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怀乡诗,诗人通过描写秋日的景象,抒发了漂泊在外,思念故乡的感情。
首联“况复淹旅泊,情多秋亦悲”表达了诗人因旅途中长时间的停驻而产生的思乡之情。这里的“客意”,指的是游子的心情;“五首”则是指这首诗共有五个句子。首句中的“淹旅泊”指的是长时间停留在外乡,而“情多”则是说这种情感已经变得深沉。同时,“亦悲”也表达了这种情感带来的悲伤和哀愁。
颔联“寒云欲垂野,疏叶不藏梨”进一步描绘了秋日景象中,寒云低垂至田野上,稀疏的树叶无法遮挡住梨树的景象。这里,“寒云欲垂野”形容了秋天天气的寒冷和阴沉,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疏叶不藏梨”则形容了秋天树叶凋零的景象,使得原本应该被树叶遮挡的梨树变得清晰可见。
颈联“断梗逐流水,归禽投好枝”通过比喻手法,将飘零不定的落叶比作断梗,将归巢的鸟儿比作归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里,“断梗”、“流水”和“好枝”分别代表了诗人自身的漂泊无依和落叶随波逐流的命运,以及归巢鸟儿回到良好枝头的归宿。
尾联“徘徊古原上,应有夕阳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眷恋和期盼。这里的“古原”指的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而“夕阳知”则传达了诗人希望夕阳能够了解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