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作空王子,能探佛祖心。
浮云无定住,流水度光阴。
粝食开盂惯,飞尘坏衲禁。
国城传法后,倚锡旧山林。
【注】
①可则上人:名不详,善讲《涅槃经》者。
②空王子:佛教语,指佛之化身。
③探:求索,寻求。
④浮云:飘浮不定的云。
⑤流水:喻光阴流逝。
⑥开盂:僧人食时碗盖打开。
⑦飞尘:指飞扬的灰尘,这里借指世俗生活。
⑧国城:指京城长安。
⑨倚锡:谓依仗锡杖而走,指归山隐居。
【赏析1】
首二句写送别情景:作者对这位法师很钦佩,认为他能深入佛祖心田,所以特地作此诗赠别。“善”是称赞,“能”是佩服之意。后二句写送别之后,法师要还京师去开讲《涅槃经》,自己只好依依不舍地送行。“空”,即无我、无执、无烦恼;“王”,即佛之化身,即如来;“心”,指佛性。
【赏析2】
三、四两句写送别之后的思念:诗人想到法师在京师开讲《涅槃经》之时,自己也要像浮云一样,随风飘荡;又想到自己虽然已久居山林,但俗念未除,仍须时时警惕。
五、六两句写法师在京师开讲《涅槃经》之后,又要回到山林中去。这两句与第三、四两句相呼应。“粥”,即饭食。“惯”,熟悉的意思。“坏衲”,袈裟被尘土污染。“禁”,禁令。
【赏析3】
七八两句写法师在京师开讲《涅槃经》之后,要回山去。这两句也是和前面的两句相呼应。“国城”,指京师长安。“倚”,依靠。“锡”,即锡杖,是和尚用的杖,因以“锡”为号。“旧”,指过去。
【赏析4】
这首诗通过送别法师这一事件,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崇敬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