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社清谈尽,高名野史传。
空山留旧寺,老桧识当年。
殿古应藏璧,僧闲学种莲。
徘徊二林月,犹照虎溪泉。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东林寺时,有感于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而作。全诗通过对寺院建筑、古迹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东林寺的宁静与美丽。
首两句“净社清谈尽,高名野史传”,描述了东林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这里的“净社”指的是东林寺的清净之地,“高名”则是指东林寺在历史上的盛名远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东林寺历史地位的认可和敬仰之情。
接下来两句“空山留旧寺,老桧识当年”,描绘了东林寺周围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古树的存在。这里的“空山”指的是东林寺周围的山林,“老桧”则是生长在寺院中的一棵古老的松树,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这两句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烘托出东林寺的历史韵味。
第三句“殿古应藏璧,僧闲学种莲”,进一步描绘了东林寺的建筑和僧侣的生活。这里的“殿古”指的是古老的殿堂,“璧”则是指珍贵的玉璧,象征着东林寺的历史价值和庄严神圣。而“僧闲”则是说僧人闲暇之时,会学习种植莲花。这两句通过描述建筑和僧侣活动的细节,展现了东林寺的宁静与和谐氛围。
最后两句“徘徊二林月,犹照虎溪泉”,表达了诗人对东林寺景色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这里的“徘徊”是指漫步、徘徊,“二林”指的是东林寺附近的两座树林,“月”则是指月亮,“虎溪泉”则是指流经寺庙附近的一条小溪。这两句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东林寺美景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东林寺建筑、古迹和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东林寺的宁静与美丽。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赞颂,传达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