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我故国,归哉遄我驱。
除道得欢伯,荆棘无复馀。
满怀秋月色,未觉饥肠虚。
平林过西风,为我起笙竽。
定知张公子,能共寂寞娱。
执此以赠君,意重貂襜褕。
破帽与青鞋,耐久心亦舒。
危处要进步,安处勿停车。
成亏在道德,不在功利区。
收视以为期,问君此何如。
开尊且复饮,辞费道已迂。
闭口味更长,香断窗棂疏。

【注释】

1.次韵张矩臣迪功见示建除体:这是一首次韵诗,张矩臣迪功是作者的朋友。建除体是一种诗歌形式,以节气、节日为题材,抒发感慨之情。

2.建德我故国:建立国家。

3.归哉遄我驱:回家吧,快些回去。

4.除道得欢伯:清除道路上的荆棘。欢伯,神话中的乐神。

5.满怀秋月色,未觉饥肠虚:满胸的月光,并不觉得饥饿。

6.平林过西风,为我起笙竽:秋风中吹过树林,为我吹奏着笙竽。

7.定知张公子,能共寂寞娱:一定会知道张公子,能够共同在清闲中娱乐。

8.执此以赠君:拿着这首诗送给您。

9.意重貂襜褕:心里很沉重,穿着貂皮袍子。貂襜褕,指贵重的服装。

10.破帽与青鞋,耐久心亦舒:破旧的帽子和青布鞋,经受时间的磨砺,心情变得舒畅。

11.危处要进步,安处勿停车:危险的地方要勇往直前,安定的地方不要停留。

12.成亏在道德,不在功利区:成败得失在于道德,而不仅仅在于功利。

13.收视以为期,问君此何如:收视,即观看风景。以此为期限,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14.开尊且复饮,辞费道已迂:打开酒樽畅饮一番,言辞已经过于繁琐了。

15.闭口味更长,香断窗棂疏:闭上嘴巴品味更长久,香气已经消散在窗外的空气中。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已有三年。他看到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自己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内心十分痛苦,于是写下了这首《次韵张矩臣迪功见示建除体》。

全诗共八句四十二个字,采用“建德我故国,归哉遄我驱”起兴,接着以“除道得欢伯,荆棘无复馀”两句承接起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忧民之心;然后以“满怀秋月色,未觉饥肠虚”两句描写自己的感受;接下来又以“平林过西风,为我起笙竽”两句描写自己与友人相聚的场景;最后以“定知张公子,能共寂寞娱”两句结束全诗,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自己希望与他共享安宁快乐生活的愿望。

本诗采用了律体的形式,其格律严谨,用词准确,音调和韵脚都符合古律诗的要求。整首诗意境宏大,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