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篷如凫鹥,载我万斛愁。
试登山上亭,却望沙际舟。
世故莽相急,长江去悠悠。
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
荡摇宝鉴面,翠髻千螺浮。
去程虽云阻,兹地固堪留。
客路惜胜日,临风搔白头。
众色忽已晚,川光抱岩幽。
三老呼不置,我兴方未收。
下山事复多,题诗记曾游。

短篷如凫鹥,载我万斛愁。

译文:小船像小鸭子一样轻盈,承载着我所有的忧愁。

注释:凫鹥:水鸟名,即鸳鸯。

短篷如凫鹥,载我万斛愁。

注释:短的船篷就像小鸭子一样,载着一万多斤的忧愁。

赏析:诗人用比喻的方法,把船篷比作小鸭子,形象地表达了他的心境。他感到自己的内心充满了忧愁和烦恼。这艘短篷船载着他所有的忧愁,这些忧愁如同万斛重物,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试登山上亭,却望沙际舟。
译文:试着登上山中的亭子,回头望去是沙洲上的船。
注释:上亭:指山顶上的亭子。
译文:试着登上山中的亭子,回头望去是沙洲上的船。
赏析:这里,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试图摆脱内心的忧愁,但他看到的只是远处的沙洲上的船影。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他的孤独和无助。

世故莽相急,长江去悠悠。
译文:世间纷扰不断,长江流淌不息。
注释:莽相:纷乱的样子。
译文:世间纷扰不断,长江流淌不息。
赏析:诗人感叹世间的纷扰和变迁,以及时间的流逝。长江的流水不断,仿佛在诉说着人间的沧桑和变迁。

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
译文:西南面浸湿了山的影子,天色昏暗或明亮都映照在江水中。
注释:浸山影:山的影子被江水浸湿。
译文:西南面浸湿了山的影子,天色昏暗或明亮都映照在江水中。
赏析: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面。山的影子被江水浸湿,天色的变幻也映照在江水中,形成了一种朦胧的美。这种美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荡摇宝鉴面,翠髻千螺浮。
译文:摇曳的水波就像一面宝镜,翠绿的山峦倒映在水中,犹如千颗螺蛳在水面浮动。
注释:宝鉴面:比喻水波。
译文:摇曳的水波就像一面宝镜,翠绿的山峦倒映在水中,犹如千颗螺蛳在水面浮动。
赏析:诗人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水波的波动和山峰倒影在水面上的美丽景象。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去程虽云阻,兹地固堪留。
译文:尽管旅途艰难,但这个地方值得停留。
注释:云:在这里用作动词,表示“行”。
译文:尽管旅途艰难,但这个地方值得停留。
赏析: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留恋之情。他认为尽管旅途艰难,但这个地方的风景和人情让他觉得值得停留。

客路惜胜日,临风搔白头。
译文:客人在路上怀念美好的时光,站在风中用手抓自己的头发。
注释:胜日:美好的时光。
译文:客人在路上怀念美好的时光,站在风中用手抓自己的头发。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他站在风中用手抓自己的头发,似乎在回忆过去的岁月,感叹时间过得太快。

三老呼不置,我兴方未收。
译文:三位老人呼唤我停下,但我的兴致还未完全消退。
注释:呼不置:呼唤不止。我兴方未收:我的兴致还未完全消散。
译文:三位老人呼唤我停下,但我的兴致还未完全消退。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心情变化。当他听到三位老人的呼唤时,他的兴致并没有完全消退,反而变得更加浓厚。这表明他非常喜爱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美景。

下山事复多,题诗记曾游。
译文:下山后的事情又多了起来,写下这首诗来记录我曾经游览过的地方。
注释:事复多:事情又多了起来。题诗记曾游:写下这首诗来记录我曾经游览过的地方。
译文:下山后的事情又多了起来,写下这首诗来记录我曾经游览过的地方。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曾经游览过的景点的怀念之情。当他下山后,发现还有很多新的事物和地方值得他去探索和欣赏,于是决定写下这首诗来记录他的所见所闻。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体现了诗人的乐观和积极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