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几晴朝,徐步山径湿。
忽悟春已深,鸣禽飞相及。
雪消众绿净,雾罢群峰立。
涧边千嵁岩,今日何复集。
注释:
百年几晴朝,徐步山径湿。
百年间经历了几个晴朗的早晨,我悠然地沿着山间小路行走,脚下踩着湿漉漉的泥土。
忽悟春已深,鸣禽飞相及。
忽然间我明白了春天已经来临,听到鸟儿的鸣叫声,它们在空中互相追逐、嬉戏。
雪消众绿净,雾罢群峰立。
雪融化了,大地变得一片绿色,雾散去后,群山屹立在面前,显得更加清晰、壮观。
涧边千嵁岩,今日何复集。
山涧边的千层岩石,今天为何又会聚集起来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诗人通过观察和感悟大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句“百年几晴朝,徐步山径湿”描绘了经过一个漫长寒冷的冬季过后,春天终于到来的情景,诗人沿着湿润的山道徐行,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接着,“忽悟春已深,鸣禽飞相及”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喜悦,他突然意识到春天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中。随后,“雪消众绿净,雾罢群峰立”两句则是对春天景象的详细描绘,雪后的大地呈现出一片翠绿,而雾气散去后,群山巍峨耸立,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最后,“涧边千嵁岩,今日何复集”一句则是诗人对于春天变化的感叹和思考,曾经分散的岩石如今又聚集在一起,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生和希望。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