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宜晓日,曲处千丈晦。
天开苍石屏,影落西村外。
虚无元气立,明灭河汉对。
人行峥嵘下,鸟急浩荡内。
向来千万峰,琐细等蓬块。
老夫倚杖久,三叹造物大。
惜哉太史公,意短遗此快。
更欲访野人,穷探视其背。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青溪宜晓日,曲处千丈晦。
    注释:清晨的阳光照耀青溪,在曲折的地方显得深邃而幽暗。
    赏析:此句描绘了青溪在不同光照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早晨阳光下的青溪明亮清晰,而在曲折之处则显得昏暗神秘。这种对比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青溪的多变美态。

  2. 天开苍石屏,影落西村外。
    注释:天空中显露出苍翠的石屏风,影子落在西边的村庄之外。
    赏析:这句诗通过天与石的映衬,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苍石屏风的雄伟与西村外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个景象更加和谐且富有诗意。

  3. 虚无元气立,明灭河汉对。
    注释:虚空中的元气矗立不动,星辰的光芒时隐时现。
    赏析:诗人通过“虚空”和“元气”,以及“河汉(即北斗七星)”的形象比喻,赋予了自然景物以哲学和宇宙观的意义,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的精神追求和静谧的哲理思考。

  4. 人行峥嵘下,鸟急浩荡内。
    注释:行人步履艰难地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鸟儿急匆匆地飞入浩荡的天际之中。
    赏析:这两句诗进一步加深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人的行走与鸟的飞翔形成了动静结合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动感。

  5. 向来千万峰,琐细等蓬块。
    注释:一直以来,无数山峰如琐碎的石块般散落。
    赏析: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众多细小的山峰比作散落的石头,形象地表现了群山的庞大与密集。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渺小生命的深刻体悟。

  6. 老夫倚杖久,三叹造物大。
    注释:我长久地靠着拐杖站立,感慨造物主的伟大。
    赏析:诗人通过对自身行动与情感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与造物主之间关系的深度反思。感叹时间的流逝及造物主的伟力,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7. 惜哉太史公,意短遗此快。
    注释:可惜呀司马迁,他的志向有限,未能留下这样的美景让人欣赏。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遗憾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司马迁作为史学家,其作品多记录历史事实,未能留下更多关于自然景观的描述,因此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于无法将自然美景完整记载下来的惋惜。

  8. 更欲访野人,穷探视其背。
    注释:更想拜访一位隐士,深入探究他所居住之地的背后。
    赏析: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和结尾,诗人表达了想要深入了解并探索自然之美的愿望。这种对未知的探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贯穿全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文化内涵和对大自然的无限敬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