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山中人,尺一唤起趋埃尘。君为边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
朝来爽气如有期,送我凭轩一杯酒。丈夫已忍猿鹤羞,欲去且复斯须留。
西峰木脱乱鬟拥,东岭烟破修眉浮。主人爱客山更好,醉里一笑惊蛮州。
丁宁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当送客。
【解析】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一句,是说作者写诗的地点,“遥碧轩”,是作者所居之地,也是他向友人表达自己心意的地方。“少隐”,是作者的自称,意谓隐居在山中。“时欲赴召”,是指作者被召去朝廷做官的意思。“尺一”,是古代一种书写小篆或隶书的简牍,这里指书信,也就是写给友人的诗。
颔联:“君为边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意思是:你作为边关的守卫,有意地将山景引入到窗前。“作意”,是用心、有意;“邀山入窗牖,”是说有意地把山川景物纳入自己的视野。“山更好”,是说山水之好胜过了主人的盛情厚礼。
颈联:“朝来爽气如有期,送我凭轩一杯酒。”意思是:早晨的清爽空气仿佛是约定的一样,送别之际,举杯相邀共饮一杯。“爽气”,是清凉的气息;“如期”,是指清新的空气如同与朋友约定一样准时到来;“凭轩一杯酒”,指送别之际,举杯邀请共饮。
尾联:“丈夫已忍猿鹤羞,欲去且复斯须留。”“西峰木脱乱鬟拥,东岭烟破修眉浮。主人爱客山更好,醉里一笑惊蛮州。”“丁宁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当送客。”“丈夫已忍猿鹤羞,欲去且复斯须留。”这两句是说自己有远大志向,不愿屈身做官(猿鹤羞,即指人不如猿鹤),想离开这里,但又要逗留片刻。“丁宁”,是再三告诫的意思;“云雨”,是男女欢会的事;“厄”,是灾祸。这两句是嘱咐主人不要发生不测之事,因为自己要去赴召,不能久留。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诗人当时正隐居衡岳南屏山,与友人李少隐相唱和。此诗是酬和友人的《南征赋》,表达了对朋友的劝勉之意。
首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本就生活在山中,现在才被迫离乡背井,去应朝廷的征召。“山更好”则表现出他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颔联用典,以晋代王维自比,表示出自己的高洁傲岸。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风格独特,意境深远。而“作意邀山入窗牖”则是说他故意把山景引入自己的视野。
颈联则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朝来爽气如有期”,是说早晨的清新空气仿佛是约定一样准时到来。“送我凭轩一杯酒”,是说送别之际,举杯相邀共饮一杯。这两句既表现了友情深厚,又体现了诗人的豪放性格。
尾联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设想。“丈夫已忍猿鹤羞”,是说有远大的志向,不愿做官,也不屑像猿鹤那样苟全偷安。“欲去且复斯须留”,是说想离开这里,但又暂时留下来。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又有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激情和豪气,充分显示了诗人的个性特点。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追求,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