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之流碧复碧,上有铁立千寻壁。
河朔功就人与能,湖南碑成江动色。
文章得意易为好,书杂矛剑天假力。
四百年来如创见,雷公雨师知此石。
小儒五载忧国泪,杖藜今日溪水侧。
欲搜奇句谢两公,风作浪涌空心恻。
【注释】潇湘:指潇水和湘江,在今湖南东部。浯溪(wéi xī):在今湖南省衡阳县西南,是南唐时李煜的御书楼。碧复碧:形容水的碧绿色很浓。铁立千寻壁:形容山高峻险拔。河朔:泛指黄河以北地区。功就人与能:功绩建立后人们也认为他有能力。湖南碑成江动色:唐代李阳冰为杜审言《石鼓歌》写的碑文刻成后,有感于其文辞之美,使湘江为之变色。文章得意易为好,书杂矛剑天假力:意思是文章写得好,容易被认为是好文章;书法杂有矛、剑之形的兵器,是上天给予的力量。四百年来如创见,雷公雨师知此石:意思是这样的奇观,四百年来还是第一次见到。雷公、雨师:指雨神、电神。雷公、雨师知此石:意思是雷公、雨师知道这奇观是由一块石头造成的。小儒五载忧国泪,杖藜今日溪水侧:小儒:年轻的读书人。五载:五年。杖藜:手执拐杖。溪水侧:在溪边。欲搜奇句谢两公:想寻找一些美妙的词句来感谢李煜和李璟两位君主。风作浪涌空心恻:风起浪涌,波浪汹涌,使人感到心肠都快要被打动。
这首诗是李煜写给范质和张昭远的诗,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两位君王的感激之情。
首联“潇湘之流碧复碧,上有铁立千寻壁。”描绘了潇湘的流水和千丈高的铁壁相映成趣的画面。
颔联“河朔功就人与能,湖南碑成江动色。”则进一步描绘了河朔地区和湖南地区所取得的成就,使得湘江为之变色。
颈联“文章得意易为好,书杂矛剑天假力。”则是对文章和书法的评价,认为能够写出好的文章的人并不多见,而他的书法则如同矛剑一般有力。
尾联“四百年来如创见,雷公雨师知此石。”则是表达了自己对于这样奇观的感叹,认为这是四百年来从未有过的景象,雷公、雨师都知道这是由于一块巨石所造成。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