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放迟迟,周遭好拾诗。
归程催我急,脚力与神疲。
来往成虚费,科名未有期。
流传堪脍炙,造物不相亏。
【注释】
同行:一起行走。归急困倦不能诗:回家的路途中,感到困倦,没有心情作诗。
行李:行装,指携带的物品。放迟迟:放下来缓缓的。
科名:科举考试中的“功名”。科场失意后,常以“科名”自嘲。此处指未能如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在途中的所见所感和内心感受的小诗。
首句写诗人在旅途中的心情。“行李”,即行装、携带物品,这里指的是作者的随身之物。“放迟迟”,是说这些物品被搁置下来,不再使用。“周遭”,四周、四处,这里指周围的环境。“好拾诗”,是说周围的风景很美,可以随手捡起来作诗。这两句写出了旅途中的闲适之景。
第二句进一步描写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归程催我急,脚力与神疲。”这里的“归程”是指回家的旅程。“催我急”是说旅程的进程很快,让人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脚力与神疲”意思是说,因为急于赶路,所以感到疲惫不堪。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归途的期待以及由于匆忙而导致的疲劳之态。
接下来两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境遇:“来往成虚费,科名未有期。”这里的“来往”是指往返于家与旅途之间;“虚费”是说这种往来没有实际意义;“科名”是指科举考试中所取得的功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科举考试失败的感慨。
最后两句,诗人用一种乐观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困境:“流传堪脍炙,造物不相亏。”这里的“流传”是指作品流传千古;“脍炙”是说作品深受人们喜爱;”造物不相亏”是说自然界的万物都公平合理,不会偏袒任何一方。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认可以及对命运的接受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述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期待、对于科举考试的失望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