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溪山胜,桥亭建剑风。
土宜辞荔子,村坞尽油桐。
南店炊初滑,西舟石渐穷。
岂知旬日外,便访去时踪。
【解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当时诗人任江州刺史。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归途中经过古田界时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归入古田界作”是说诗人已到达古田,于是题下《古田道中》一诗,这是全诗的第一句。这一句点明了题目,并表明诗人此时已经来到古田,开始写沿途的所见所感。
首联两句是诗人在进入古田后所看到的景色。首联写的是诗人一路上所见:一路山明水秀,溪流如织。诗人沿着山路前行,看到一座座石桥横跨两岸,一座座亭台建在剑门之上,真是美不胜收。诗人对这一景象赞叹有加。
颔联是写诗人在古田遇到的一个卖荔枝的农民。诗人看到这位卖荔枝的农夫正在用双手挑选荔枝,不禁感叹:“土宜辞荔子”,这里的“土宜”,即指当地的特产;“辞”就是告别之意。诗人看到荔枝丰收,便与卖荔枝的人告别,继续上路。
颈联两句是写诗人在古田遇到的两个人物。一是卖油桐的农民,他告诉诗人这里到处是油桐树,满山遍野都是油桐花,非常漂亮。二是渔夫,他在船上向诗人诉说自己捕鱼的情况:“南店炊初滑,西舟石渐穷。”意思是说:南边渔家刚把鱼煮熟上桌,西边渔家船里的石头都捞光了。
尾联两句是写诗人在离开古田时的情景。尾联写的是诗人在离开古田时的心情。他想到,自己在古田只住了十天左右,但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诗人想到自己即将离开古田,心中难免有些依依不舍。所以尾联说:“岂知旬日外,便访去时踪。”意思是说:哪里料到,短短十天之后,就要去寻找当初住过的那间茅屋。这一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既表现了诗人对古田的喜爱,也表现出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答案】
步步溪山胜
①步步:一步步地。②溪山:山水。③胜:美好、优美。
步步桥亭建剑风
①桥亭:桥上的亭子。②建:建造。③剑风:剑门的风,指剑门一带的山势。④胜:美好、优美。
土宜辞荔子
①土宜:这里指当地的特产。②辞:告别。③荔子:荔枝。④土宜辞荔子:即“土宜辞荔枝”。
村坞尽油桐
①村坞:村庄、村落。②尽:全部。③油桐:一种植物名,叶子可入药。④村坞尽油桐:即“村坞尽油桐树”。
南店炊初滑
①南店:南方的店铺。②炊:做饭。③初:最初。④滑:光滑、细腻。⑤南店炊初滑:即“南店初炊滑”。
西舟石渐穷
①西舟:西边的船。②石:指水中的石头。③渐:逐渐。④穷:穷尽。⑤西舟石渐穷:即“西舟石渐穷尽”。
岂知旬日外便访去时踪
①旬日外:十天之后。②访:寻找。③去时踪:指诗人当初住过的地方。
译文:
我一步步走过溪山,看到桥亭建在剑门的山上,风景如此优美。
我看到一位卖荔枝的农夫正在用双手挑选荔枝,不禁感叹:“土宜辞荔子”。
我在村坞里看到到处是油桐树,满山遍野都是油桐花。
南边的渔船刚刚把鱼煮熟上桌,西边渔家船里的石头都捞光了。
我就要去寻找曾经住过的那间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