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八桂归,西江船上每吟诗。
乃翁收拾传尤切,令子经从是果非。
渡海却休贤季路,论文想胜谒罗池。
此行况有如皋雉,药裹抛来自画眉。

【注释】

贺丘焕翁:指贺知章。八桂归:贺知章晚年退居故乡,自称“八桂老仙”。西江船:《太平御览》卷三九一引《晋书》:“王僧孺尝与贺公(贺知章)同舟,公谓僧孺曰:‘我今欲东游蓬莱,不知何如?’僧孺曰:‘先生何日发棹?’答曰:‘吾年八十,乘兴欲游五湖耳。’”乃翁收拾传尤切:指贺知章为唐玄宗所赏识,被召进京。令子经从是果非:指贺知章的两个儿子贺朝、贺庭筠的科举考试。渡海却休贤季路:指贺知章晚年隐居永兴县,有感于自己一生坎坷,不愿再过问世事。谒罗池:贺知章在长安时曾游览过洛阳的名胜古迹,如龙门石窟、白马寺等,这里用“谒罗池”来指代这些地方。此行况有如皋雉:指贺知章此次南归,又得到了一个名叫如皋雉的美女。药裹抛来自画眉:《太平御览》卷七六五引《搜神记》载:“陈仓女子董月英,能为青鸟舞,歌曰‘昔者王子比德于干将,结安期之管乎延陵,董双成善能为霓裳羽衣之舞。”后因以“青鸟”为美人的美称。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初年(公元742年),贺知章已年近八旬,他告老还乡,闲居永兴(今浙江萧山),心情舒畅,于是写下了这首寄怀诗。

开头两句说,三十年前,贺知章就已回到故乡,在船上经常吟诵诗歌,自得其乐。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感情。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接着两句,诗人进一步描写了贺知章在故乡的生活状态。他说,现在他正在整理过去的诗稿,希望子孙能够继承和发扬光大。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后代的期望,也体现了他对文化的传承的重视。

第三句,诗人又提到了他的两个儿子贺朝、贺庭筠的科举考试。这是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贺知章深感忧虑的事情。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儿子们的关心和期望。

第四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用“渡海却休贤季路”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诗人又提到了洛阳的名胜古迹和自己的新伴侣——如皋雉。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体现了他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喜悦。

这首诗通过对贺知章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他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同时也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