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作罗池梦,今日还来谒柳祠。
忽忆故人曾得句,鬼神先我七年知。
【注释】
谒罗池庙:拜谒罗池神。罗池:古地名,在今湖北孝感一带。故人:友人。得句:作诗有佳偶。
【译文】
平生从没有梦到过罗池,今日来此拜谒柳公权庙。忽然想起老朋友曾作好诗,鬼神先我七年就预知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诗人拜谒罗池神的即兴之作。
“谒罗池”是作者的游踪,也是诗人拜谒的对象。“罗池”,古地名,在今湖北孝感一带。据《太平寰宇记》记载,“罗池庙,在汉阳府孝子祠东”。这里指的就是诗人此行拜谒的地方。
第二句“平生不作罗池梦”,是说诗人一生未曾梦见过罗池。这一句看似平常,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它既反映了诗人对罗池的向往之情,又表达了他与罗池之间的一种神秘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源于他曾经在梦中见过罗池,或者他在现实生活中也曾多次路过罗池之地,但都被美景迷住了,从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而如今,他已经来到了罗池,自然会感到无比激动和兴奋。
第三句“今日还来谒柳祠”,则是诗人对罗池的一次深情回忆。柳祠,指的是柳宗元所建的柳氏祠堂。诗人来到罗池,自然会想起柳宗元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都是唐代杰出的文人墨客,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这次重访罗池,无疑会让诗人更加怀念那段美好的历史岁月。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对柳宗元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柳祠的尊崇之意。
最后一句“忽忆故人曾得句,鬼神先我七年知”,则是诗人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突然想起了老朋友曾经作过好诗的事情,而且这些诗句似乎已经预知了未来的事情。这里的“鬼神”并不是指真正的鬼神,而是比喻那些能够洞悉世事的人或事物。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既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又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期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拜谒罗池的情景及其对故人和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对友情和历史的重视和珍视。同时也让我们明白,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保持一颗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