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槽压油三石馀,半为灯火半煮蔬。
上山伐柴五十束,九分卖钱一烧肉。
等闲八月举场归,早禾囷毕晚禾稀。
道行愿见国人肥,高才久屈当奋飞。
万一主司仍见遗,课奴种麦家相宜。
老夫借屋蓄妻儿,寂寥惯便亦何悲。

【注释】

叔平:刘叔平,作者的友人。叔嘉:即作者自己。木槽压油三石余,半为灯火半煮蔬。上山伐柴五十束,九分卖钱一烧肉。等闲八月举场归,早禾囷毕晚禾稀。道行愿见国人肥,高才久屈当奋飞。万一主司仍见遗,课奴种麦家相宜。老夫借屋蓄妻儿,寂寥惯便亦何悲。

【译文】

我家的木槽里压有油三石多,一半供我点灯做饭,一半用来熬菜做汤。

上山砍柴要五、六十根,卖了五分钱买回一斤烧肉。

平常八月里参加科举考试,回家时早稻已经收完,而晚稻还未成熟。

我希望能见到国家富强,人人吃得饱,个个身体壮。

如果考官还看不中我的才能,我就在家乡教书种庄稼,过一种清贫但安定的生活,这也是我的愿望。

老来借房子住,妻子儿女都在身边,虽然感到寂寞,但也没什么值得悲哀。

【赏析】

《赠叔嘉叔平刘丈》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当时黄庭坚四十五岁,任太和县令(今属江西)期间。诗中描写了作者的家庭生活和生活情趣。

首句“木槽压油三石馀”,写自家榨油的情况。这反映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满足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次句“半为灯火半煮蔬”,则表现了作者勤劳俭朴的生活作风。第三句“上山伐柴五十束”,写自己辛勤劳动的情景,也表现了作者的勤劳节俭。第四句“九分卖钱一烧肉”,说明作者虽勤勉劳作,却也有享受的时刻。第五句“等闲八月举场归”,写自己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好成绩后的喜悦心情。第六句“早禾囷毕晚禾稀”,则表明自己的收获已很丰盛,而晚谷尚未收割。第七至八句“道行愿见国人肥,高才久屈当奋飞”,表达了作者希望国家强大、人民富强的心愿,同时表示了自己有才能但被压抑的苦闷。第九句“万一主司仍见遗”,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情;第十句“课奴种麦家相宜”,则反映了作者隐居田园、自给自足的生活乐趣。最后两句“老夫借屋蓄妻儿”,表现了作者安适自得的生活状态。

全诗以“老夫”自称,以轻松愉快的语气述说自己的生活状况,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薄之念以及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整篇诗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无华,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