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经行处,吴江万顷秋。
风烟晓浓淡,云树远稀稠。
缓去花相送,重来鸟劝留。
与君无楚粤,一笑况同舟。

【注释】

客子:指诗人。欧阳国瑞:即欧阳修,字永叔,江西吉安人,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平章事。万顷秋:一作“万里秋”。晓:一作“夕”,一作“晚”。云树:一作“山树”。楚粤:一作“吴越”。笑:一作“叹”。

【译文】

经过的地方是客旅漂泊的欧阳修曾经游历过的兰溪;

万顷波光粼粼的吴江水在早晨雾气中显得朦胧不清;

远处的山峰树木在云雾缭绕中时隐时现,时浓时淡,

岸边的花木随风轻轻摆动,似乎在送别远行的行人,

归来的鸟儿在空中盘旋,似乎在劝慰挽留即将离去的友人。

与先生同游兰溪,我深感荣幸!

【赏析】

此诗为舟次兰溪时所作。《苕溪渔隐丛话》卷二十引《高斋漫录》云:“公(欧阳修)在颍川守内,以疾去官,自洛城归颍,将行过淮上,泛舟于颍水之上。舟次兰溪驿,因赋《舟中夜闻邻笛》。”可见本诗是作者在颍州任颍川通判期间,由颖州经淮上到兰溪途中所写。《舟中夜闻邻笛》诗题下注:“余自洛城归颍,将行过淮上,泛舟于颍水之上。舟次兰溪驿,因赋此诗。”这首诗即是作者在颍州任颍川通判期间,由颖州经淮上到兰溪途中所写。从诗中看,作者是在颍州赴颍阳军任上途中,舟行至兰溪时有感而作。全诗四句皆用景语入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首句“客子”二字点明题目中的“舟次”,点出此行是由颍州到颖阳军的公务。第二句“吴江万顷秋”承上启下,既交代了舟次的地点,又写出了此时正是秋季。第三句“风烟”二字总括全篇。第四句“云树”二字承接第三句,进一步写出了船行在一片烟波浩渺的江湖之中的感受。最后两句“缓去花相送”,是说舟行之际,岸边的花木随风缓缓地送别远行者,“重来鸟劝留”,则是说当船只再次驶来之时,树上的鸟儿在空中盘旋,仿佛是在劝阻主人离去。这两句诗写得十分生动传神,把船中人的愉悦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