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皆炎热,澄江消客忧。
相邀读书罢,同作浴沂游。
自喜坐茂树,谁能唤小舟。
月华如有待,先在柳梢头。
湛溪纳凉
是处皆炎热,澄江消客忧。
相邀读书罢,同作浴沂游。
自喜坐茂树,谁能唤小舟。
月华如有待,先在柳梢头。
译文:
到处都是炎热的天气,只有清澈的江水能消除人的忧愁。
我们相约结束读书后,一起去游泳沐浴。
我喜欢坐在茂盛的树下,谁能召唤小船带我们去?
月亮的光华好像有所期待,已经映照在柳树梢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夏日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凉宜人的世界。
首句“是处皆炎热”,直接点明了夏日的气候特点,即到处都炎热不堪。这样的开头既设定了场景,也为后续的描绘打下了基础。
“澄江消客忧”,形象地描绘出清澈的江水带来的清凉感,仿佛能够驱散人们的忧虑。这里的“澄江”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清冽,也象征着心灵的宁静,让人忘却烦恼。
第三句“相邀读书罢,同作浴沂游”,展现了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与好友一起结束读书后,选择在水中游玩,享受自然的乐趣。这不仅仅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知识的渴求后的放松。
第四句“自喜坐茂树,谁能唤小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悠然自得的情感。诗人喜欢坐在茂密的树下,享受自然的恩赐;但同时也意识到,没有人能轻易地召唤小船来载他离开这里。这里的“自喜”和“谁能唤小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最后一句“月华如有待,先在柳梢头”,以月亮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月光似乎有所期待,已经悄然出现在柳树梢头,给人一种静谧、温馨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留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挣扎,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