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芳池柳岸行,宛然野渡一舟横。
只缘胸次规模别,便有江湖气象生。
云影恍疑帆影度,啸歌中有棹歌声。
天书恐逐衔芦雁,未许花边卧月明。

庐陵于两池中作船亭名卧芦取山谷满船明月卧芦花之句落成为赋小诗

庐陵县在江西吉安府,有两池。路入芳池柳岸行,宛然野渡一舟横。

庐陵县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拥有两个池塘。当我步入芳池边的柳树成行的小路时,宛如置身于一个宁静的野渡之中,看见一只小船静静地横卧在那里。

只缘胸次规模别,便有江湖气象生。

只是因为胸中有与众不同的格局与气派,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江湖般的意境。

云影恍疑帆影度,啸歌中有棹歌声。

仿佛云的影子在天空中飘移,似乎听到了船上人划桨的声音,如同船只在水面上前进。

天书恐逐衔芦雁,未许花边卧月明。

天上的书信恐怕会被追赶着飞走的大雁带走,因此不能让月光洒落在花边,否则就会显得过于明亮。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庐陵县两池中的船亭和周围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联“路入芳池柳岸行,宛然野渡一舟横。”描绘了诗人漫步在芳池边柳树下的小路,远处看到一只小船静静地横卧在湖面上。这句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颔联“只缘胸次规模别,便有江湖气象生。”表达了诗人对胸中格局的独特见解,认为只有具备与众不同的气魄才能产生江湖般的意境。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颈联“云影恍疑帆影度,啸歌中有棹歌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云彩和船声交织在一起的景象。诗人通过这种艺术手法,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云朵在天空中飘移,听到了船桨划动的声音。

尾联“天书恐逐衔芦雁,未许花边卧月明。”则是一种反讽的说法,诗人担心天上的书信(可能是来自远方的朋友或亲人)被大雁追逐而去,因此无法在花旁休息享受明亮的月光。这里的“天书”可能是指来自远方的信函,而“花边”则指的是周围的花朵。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庐陵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重视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