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入小春方嫩寒,缓行不觉鸟间关。
倚空叠嶂何崷崒,带石清溪屡绕环。
政拟徘徊檀木岭,且先点检上林山。
杖藜未作忙归计,又喜临清得钓湾。
十月九日同公美践上林之约回途纪实景入小春方嫩寒,缓行不觉鸟间关。
倚空叠嶂何崷崒,带石清溪屡绕环。
政拟徘徊檀木岭,且先点检上林山。
杖藜未作忙归计,又喜临清得钓湾。
【注释】
十月:农历十月,这里指十月九日;同:一同;上林之约:即上林苑的约会,唐人常以“上林”代称皇帝游幸之处;回途:返回的路途中;景:景色;小春:初春,农历正月、二月;方:方才;嫩寒:指草木刚抽芽时的寒冷。
缓行:慢慢行走;不觉:没觉得;鸟间关:形容鸟儿鸣叫之声。
倚空叠嶂:形容山峰高耸;崷崒(shu zu):高峻的样子。
带石:形容山腰有石头点缀;清溪:清澈的溪水;屡绕环:形容水流曲折环绕。
政拟:打算,此处指准备;徘徊:徘徊徜徉。
檀木岭:即檀州山,位于今河北大城县境内,因山上有檀树而名。檀州在今河北香河县境,故又称“香河檀山”。
上林山:指京城附近山林。
杖藜:拄着拐杖;未作:还没有;忙归计:急忙回家的计划。
又喜:再次高兴地说;临清:临清县,今属山东,古为齐国地,汉为梁国地,故址在今临淄区西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公美同赴上林园赏景后,从那里返回时所作的诗篇。诗人用凝练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上林园的自然美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形象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