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赋山间明月章,好风吹我上河梁。
冰轮不带一分缺,玉鉴无如今夕光。
正自凭栏观水静,不妨倚杖看人忙。
有谁会得迟归意,籁息天高午夜凉。

【注释】

中秋后一夕:即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正望浮桥观月:在一座浮桥上观赏月亮。省赋山间明月章,好风吹我上河梁:意为“我在山间欣赏着月光,清风拂面,把我吹到桥上”。冰轮不带一分缺:意为“明亮的月亮不留下半点瑕疵”。玉鉴无如今夕光:意为“今晚的月光像一块玉一样明亮”。有谁会得迟归意,籁息天高午夜凉:意为“谁能领会这深夜中寂静无声的意境呢?此时天地间一片清凉。”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中秋之夜赏月时所作。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中秋夜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中秋后一夕正望浮桥观月”一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中秋之夜,站在浮桥之上观赏月亮。这里的“浮桥”是指一座横跨溪流的小木桥,它既方便了人们的行走,又增添了夜景的美丽。

“省赋山间明月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在山间欣赏着月光,清风拂面,把自已吹到桥上。这里的“省赋”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意为“借物抒情”,即通过描写事物来表达情感。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赏。

“冰轮不带一分缺,玉鉴无如今夕光”二句,是对月光的进一步赞美。诗人认为,明亮的月亮不留下半点瑕疵,就像玉一般晶莹剔透,让人感到无比美好。这里的“冰轮”、“玉鉴”都是对月亮的形容,它们形象地描绘出了月光的美丽与纯净。

“正自凭栏观水静,不妨倚杖看人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桥上观赏夜景的情景。他看到水面平静如镜,而人们却忙碌不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间烟火气息的感悟。

则是诗人的内心所感。他说:“有谁会得迟归意,籁息天高午夜凉。”意思是问:谁又能懂得这深夜中寂静无声的意境呢?此时天地之间一片清凉。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宁静氛围的喜爱,又透露出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