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青山不记名,想知宜雨亦宜晴。
去来自在云千叠,高下无多屋数楹。
晨诵昼弦俱乐事,春光秋月总诗情。
个中真乐谁能识,不问人间枯与荣。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他的好友王晋卿的,他在诗中提到了王晋卿在杭州的住所,也就是今天的“云居山”。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面面青山不记名,想知宜雨亦宜晴。
    字面意思是说,我看着面前的青山,它们的名字并不重要。我想,这些青山适合下雨也适合晴天。这里的关键词是“面面青山”,即眼前连绵起伏的群山;“记名”则指名字、标记等。诗人用“面面青山”来比喻朋友之间的情谊,表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保持这份深厚的友谊。而“想知宜雨亦宜晴”则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希望他们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得到幸福和快乐。

  2. 去来自自由千叠,高下无多屋数楹。
    字面意思是说,从高处看,云雾像千叠一样层层叠叠;从低处看,云雾又像没有多少屋顶那样稀疏。这里的关键词是“去来自自由”,指的是云层的移动变化;“千叠”“千叠”形容云雾层叠的样子;“高下无多屋数楹”则描述了山峰和云雾的高高低低,数量有限,给人一种空灵、淡雅的感觉。诗人通过对云雾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 晨诵昼弦俱乐事,春光秋月总诗情。
    字面意思是说,早晨读书,白天弹琴,都是快乐的事;春天的阳光和秋天的月光都充满了诗意。这里的关键词是“晨诵”、“昼弦”,分别指早晨读书和白天弹琴;“乐事”是指令人快乐的事情;“春光秋月”则是大自然中的美好景象,代表着四季变换的美和诗意的生活。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4. 个中真乐谁能识?不问人间枯与荣。
    字面意思是说,真正的快乐是谁也无法理解的呢?不必去关心人世间的得失荣辱。这里的关键词是“真乐”,“枯与荣”分别指世间的得失和荣枯;“谁能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真正快乐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有限;“不问人间”则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人用这种超然的态度来回应生活的得失荣枯,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