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投老将焉卜,扬雄草玄那可续。
何似山中种修竹,白驹皎皎人如玉。
山深九夏无炎溽,往来不著市廛足。
主人心地一泓渌,调高和寡阳春曲。
时闻樵歌起林麓,趺坐道人方闭目。
读书万里归妙瞩,等闲莫蹑巢由躅。
何妨春酒瓮头熟,便约幽人来卜筑。
伯夷清风千载肃,堪笑荒凉旧金谷。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 一区投老将焉卜,扬雄草玄那可续。
- “一区”表示一个区域或空间。
- “投老”意味着年老,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
- “将焉卜”是说将在哪里定居或决定生活的地方。
- “扬雄草玄”指东汉的扬雄,他以写《太玄经》闻名。
- “那可续”表示无法继续,暗示着没有机会延续扬雄的学术事业。
- 何似山中种修竹,白驹皎皎人如玉。
- “何似”是“何如”的意思。
- “山中”可能是指隐居之地。
- “种修竹”指的是种植修整的竹子,象征清高和节操。
- “白驹皎皎”用来形容时间流逝迅速,像白色骏马一样明亮无暇。
- “人如玉”比喻人品纯洁美好。
- 山深九夏无炎溽,往来不著市廛足。
- “山深”表明环境幽静。
- “九夏”即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夏天。
- “炎溽”意为炎热潮湿。
- “着”在这里有居住的意思。
- “市廛足”意味着市场热闹,与“无炎溽”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所居环境的清幽。
- 主人心地一泓渌,调高和寡阳春曲。
- “主人”可能指诗人自己。
- “心地一泓渌”形容内心清澈如水。
- “调高和寡”意指音乐高雅但不过于嘈杂。
- “阳春曲”通常代表美好的音乐,这里可能暗指高尚的道德情操。
- 时闻樵歌起林麓,趺坐道人方闭目。
- “时闻”意为时常可以听到。
- “樵歌”指的是樵夫的歌声。
- “起林麓”指从山林中传来。
- “趺坐”指盘腿坐下的姿势。
- “道人”可能指的是隐居修行的人。
- “闭目”形容道人专心致志的样子。
- 读书万里归妙瞩,等闲莫蹑巢由躅。
- “读书”指的是研读书籍。
- “万溔”意为很远的距离。
- “归妙瞩”形容回到书中找到了精妙的见解。
- “莫蹑巢由躅”意思是不要像巢父、许由那样远离尘世,放弃世俗的生活。
- 何妨春酒瓮头熟,便约幽人来卜筑。
- “何妨”意为没关系,不介意。
- “春酒”指春天酿造的美酒。
- “瓮头熟”意指酒已经酿好,指代即将到来的聚会。
- “卜筑”指准备建造房屋或定居。
- “幽人”指隐士,此处特指那些愿意与诗人一起隐居的人。
- 伯夷清风千载肃,堪笑荒凉旧金谷。
- “伯夷”是古代传说中的贤者,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著称。
- “清风”比喻正直廉洁的品质。
- “千载肃”意味着这种品质被后人传颂了很长时间。
- “堪笑”意为觉得可笑。
- “荒凉旧金谷”指曾经繁华的旧都北京城,现在变得凄凉破败。